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69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151篇
财政金融   1891篇
工业经济   597篇
计划管理   3207篇
经济学   3823篇
综合类   1387篇
运输经济   82篇
旅游经济   40篇
贸易经济   3605篇
农业经济   656篇
经济概况   2174篇
信息产业经济   16篇
邮电经济   19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311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336篇
  2020年   311篇
  2019年   384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334篇
  2016年   393篇
  2015年   537篇
  2014年   1016篇
  2013年   973篇
  2012年   1230篇
  2011年   1424篇
  2010年   1407篇
  2009年   1492篇
  2008年   1608篇
  2007年   1476篇
  2006年   1223篇
  2005年   1015篇
  2004年   560篇
  2003年   448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论政府信用失缺及其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寻租的角度,主要运用政府官员和民众之间所形成的囚犯困境博弈,分析政府官员腐败产生的机制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2.
为符合帕累托改善的原则,通过增加一个奖惩矩阵,可以摆脱"囚徒困境",实现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协调和一致.核算部门的违规与监督部门监督不力并存的状况,是人民银行核算业务事后监督博弈中的"囚徒困境".因此,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实现新的监督均衡并充分发挥监督效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3.
严格的监管和审核能够保证证券市场信息的真实性。在目前监管和审核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的情况下,对发行人和保荐人的虚假信息披露等违法和违规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以加大其违约成本是必要的。因此,立法上还需设置专门条款来加大处罚力度以形成对发行人和保荐人可信的威胁。证券监管机构还可以通过资格控制、及时发布保荐人信息和建立保荐人退出机制等手段,保证保荐人的质量符合市场要求。  相似文献   
154.
独立董事制度失效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立董事制度引入我国上市公司后,人们对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寄予厚望。但从实际运作情况来看。该制度难以达到人们预期的效果。本文运用博弈理论,从个人理性和法律约束两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的境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5.
企业的类生命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与生命体有许多共性,都是开放系统,开放是两者生存与发展必要条件、从外界获取负熵物质才能自我维持、自我组织、自发产生新的稳定结构、自我更新与成长、分层有序、演化的不可逆等.这些一致性暗示两者在本质上有密切联系,我们对生命特性的某些结论,可望运用于企业研究与实践上.  相似文献   
156.
本文首先阐述了开放式基金的概念和风险性,然后用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理论对开放式基金投资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本质,最后给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7.
新股发行市场较小的市场厚度使得理论分析不仅要涉及一般的供给需求分析,还必须深入研究供给和需求的形成过程以及供求双方的相互作用。本文拟从博弈角度研究新股发行过程政府、发行公司、中介机构和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和多主体博弈过程,分别从信息完全和信息不完全两个角度研究博弈过程和结果,以期对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提供初步的理论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58.
我国国有银行改革进展缓慢,其问题的根本究竟在哪里?经过引入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是:国有银行改革陷入了多方博弈的“囚徒困境”,其改革关键应是政府放弃对银行经营的控制,走产权改革一自主经营一退出担保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59.
160.
休闲位置消费的经济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争名与逐利一样都是人的经济本性,因而位置消费现象在休闲消费领域也同样存在。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休闲消费中的位置消费行为进行分析发现:该行为既无法使休闲消费资源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也不能使人们从休闲消费中获得最大效用,且个人休闲位置消费的理性选择还会导致集体消费的非理性结果。因此,政府应加强引导,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位置消费的负面影响,促进休闲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