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9年6月证监会启动新股发行改革,直指“市场化”目标,新股发行市场投资者问的竞争博弈加剧。基于演化博弈视角,引入噪声交易理论,刻画我国新股发行市场投资者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的动态变化,模拟市场变动的理论演化路径,应用新股发行市场的月度数据做实证检验,验证演化博弈模型的理论路径与现实相符,最后,结合演化博弈模型动态路径与实证结果来总结新一轮新股发行改革的特征,指出市场化改革提高了新股发行市场的理性程度,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场非理性行为,而新股发行的信息揭示与风险提示将是下一阶段改革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2.
“新股发行抑价之谜”一直是投资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也长期存在这种现象.而新股发行实际上是政府、发行公司、投资银行、投资者四个主体的博弈和价格发现过程.本文将用信息不对称博弈模型着重分析发行企业和券商行为,并由此分析其对新股发行抑价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新股发行定价偏低是全球新股发行市场普遍存在的现象,到目前为止新股抑价仍然是困扰金融学界的难题,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理论和实证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新股抑价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试图对我国一级市场上首次公开发行普通股(包括A股和B股)的情况做出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4.
曾昭志 《全国商情》2007,(8):69-69,90
本文把申购新股的投资者分为两类一类是机构投资者,另一类是个人投资者.通过在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博弈模型着重分析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行为,并由此分析其对新股发行抑价率的影响.最后,本文在此基础上指出单边市和市场投资品种的缺乏,使得我国在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同时,要加强对投资者成熟投资理念的教育,避免市场非理性异常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绿鞋"期权引入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一级市场新股初始报酬率过高,IPO定价市场化程度低,一级市场投机现象严重,这恰是目前无“绿鞋”期权的情况下,承销商与一级市场投机者之间博弈的纳什均衡产生的结果。引入“绿鞋”期权后,承销商与投机者之间形成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使承销商提高设定的发行价格,投机者减少投机,从而可以缓解一级市场存在的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6.
重启之后的中国证券市场,是否能有效地消除各种弊端,抑制首日超额收益过高等异常现象?文章选取我国IPO重启以后发行的新股作为样本,从信息的不对称、承销商的声誉、我国特殊的新股发行制度以及我国投资者的情绪四个角度对我国IPO重启首日超额收益现象进行实证分析,并力图从一级市场发行价格确定和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形成两个环节来解释我国的IPO首日超额收益,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促进我国的上市公司对IPO进行合理定价,优化资本市场资源的配置。  相似文献   

7.
IPO(首次公开发行)定价中的新股抑价现象是IPO发行定价中的异常现象之一,一般指新股在发行市场的发行价格远低于新股在流通市场的价格,具体表现是新股上市首日交易价巨幅上扬,上市首日即可获得显著的超额回报.本文从对新股抑价现象的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建立探讨新股抑价原因的多元回归模型,利用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试图找出形成新股抑价现象的内部机制以及各个因素与新股抑价的关系.最后分析新股抑价现象带来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降低新股抑价、提高发行市场效率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8.
IPO定价中的抑价现象:理论与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O(首次公开发行)定价中的新股抑价现象是IPO发行定价中的异常现象之一,一般指新股在发行市场的发行价格远低于新股在流通市场的价格,具体表现是新股上市首日交易价巨幅上扬,上市首日即可获得显著的超额回报.本文从对新股抑价现象的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建立探讨新股抑价原因的多元回归模型,利用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试图找出形成新股抑价现象的内部机制以及各个因素与新股抑价的关系.最后分析新股抑价现象带来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降低新股抑价、提高发行市场效率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综述一级市场股票发行定价研究状况的基础上,利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原理,建立了股票发行与申购的博弈模型.通过求解给出了在不同条件下发行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动态博弈对策.  相似文献   

10.
国内A股IPO抑价和国外成熟市场的IPO抑价有所不同,表现为新股“三高”发行后仍存在IPO高抑价即新股上市超额收益。对此,提供了一个博弈论的分析视角,即IPO公司和参与询价的机构投资者关于新股定价的信号博弈,不存在分离均衡,仅存在混同均衡:高质量公司和低质量公司都选择高溢价发行策略,而有定价权的机构投资者对溢价发行的最佳反应是高报价申购。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国债发行已产生显著的货币供给量倍数扩张效应。因此,政府应高度重视并正确运用国债发行这一调控工具,把它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运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调控宏观经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相对于传统货币,电子货币具有准货币、发行主体多元化、流通速度快、面临新风险等特征。电子货币的一些特征符合新货币经济学和内生货币供给理论所描述的经济状态。基于新货币经济学和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对电子货币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在电子货币完全流通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将逐渐丧失货币的垄断发行权,商业银行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甚至非金融机构均可以发行电子货币,通货膨胀有可能不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货币可能消失。  相似文献   

13.
随着商品供给呈现出供过于求和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商品流通渠道的主导权就逐渐由生产商转移到零售商手中。于是,商品流通过程呈现出一种不可避免冲突,即零售商利用优势地位来转移经营成本和生产商则将考虑如何降低或转嫁这部分不合理负担。采用动态博弈方法分析可发现这一冲突最终利益受损者是消费者,也可以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和实现消费者最大化福利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同其他商品一样,也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但它又不同于一般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它是在供需双方不断博弈下达到的一种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15.
政策性农业保险利民利农,但一直供给不足、需求不旺。文章利用博弈论工具,建立相关模型,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出发,描述了政府、保险公司、农民三者的行为策略模式,最后得出了相关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主要是中央政府、基层政府、农民,各级供给主体在具体的公共产品供给时可能会根据自己的预期收益和成本来进行具体的供给策略选择.通过对中央政府、基层政府、农民之间的博弈过程进行分析,可以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必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核心文献的梳理,分析了双重二元结构视角下农村金融供求体系的构成。基于动态博弈论的方法,由建立完全竞争市场状态下的两方博弈模型,到引入非正规金融机构,构建并分析了抵押担保机制度下三方博弈模型,再引入政府干预机制建立四方博弈模型。通过建立农村金融主体四方合作模型,分析农村金融参与主体各方合作的可行性及其可能产生的结果。研究发现,加快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进程,建立有效的且符合约束条件的政府干预机制、抵押担保机制以及信用惩戒机制,逐步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各经济主体合作、竞争机制,从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博弈理论与区域经济合作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博弈论的理论方法应用到区域经济合作实践的分析中,从博弈的角度来理解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地区主义"区域贸易协定,分析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现象及合作中的博弈问题,以期为讨论中国参与区域贸易协定争取政治经济利益最大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具有Stackelberg博弈特征的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针对一类分布控制型供应链,分析成员的独立决策行为,就能得到供应链系统上下层之间所具有的Stackelberg博弈特征,通过对Stackelberg博弈特征的分析,利用供应链协调理论,再进一步给出具有Stackelberg博弈特征的供应链协调机制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20.
土地流转制度在我国农村形成了"三类人群":失地农民、农民工、农业劳动者,这"三类人群"是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特有约束。破解土地流转背景下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困境,切实保障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利益,是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笔者在肯定土地流转制度有效的前提下,借鉴经济学中对弹性的分析思路,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土地流转制度下社会保障涉及的三大人群对社会保障制度的需求弹性和供需缺口,并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设计出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和谐三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