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3篇
财政金融   373篇
工业经济   101篇
计划管理   607篇
经济学   417篇
综合类   137篇
运输经济   40篇
旅游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441篇
农业经济   72篇
经济概况   324篇
信息产业经济   15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73.
许成会 《价值工程》2021,40(8):154-156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施工建设的大力发展,铁路建设中往往需要跨越既有铁路、高速公路、河流、峡谷等,导致大跨度连续梁的设计施工更为普遍,为了保证桥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降低桥梁施工难度,因此在高速铁路施工中,应加强对连续梁施工的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74.
75.
76.
《商》2015,(33)
在高速发展和日益完善的信息化技术中,三网融合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的三网融合技术已由试点阶段过渡为推广阶段,广电也由传统的有线电视逐渐发展为多功能的电视。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又一次更新了广电的概念,两者融为一体,实现跨终端业务,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77.
本文通过对各地区流转税税收收益与税收负担不匹配程度进行测算,发现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流转税税负与税收收益都有不同程度的失衡问题,其中,中部地区为税负输入地区,流转税税负较重,享受流转税税收收益较少,而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正好相反。流转税体系的跨区域分配呈现"劫贫济富"的区域特点。产生跨区域税收分配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流转税体系的税制设计不完善、税收分享机制存在内生缺陷、税收返还制度不合理。同时,我国现行流转税"生产地原则"征税模式,一方面,容易激发地方政府投资冲动、重复建设、粗放式发展等行为;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地方政府流转税税收收益与"税负归宿"不匹配,产生跨区域税收分配失衡问题。因此,根据税收收益权跨地区分割的"税负归宿原则",相应政策建议如下:维持现行增值税的共享税性质不变,取消增值税返还机制,建立增值税跨区域税收分配制度;开征零售税或将消费税调整为地方主体税种,建议将消费环节的商品(或服务)价值和个人所得税作为地方税税基。  相似文献   
78.
本文通过构建面向生产流程的“生产管控平台”信息系统,组建跨职能的“生产管控中心”,建立一种面向生产流程的跨职能协同工作模式,以提升直线职能制组织机构下较低的生产流程效率。  相似文献   
79.
2021年3月10日,来自德坤库区的3.8万吨金当戈原油成功输入山东港口日照港油品公司仓储四库。"仓储四库—科嘉管道"外输跨接线一次性顺利投用,标志着山东港口日照港具备外输功能的库区从一座变成两座油品库区功能进一步完善。该管线的投用是油品公司自山东港口日照港生产布局调整启动以来的第一个大动作,也是全面落实一体化改革部署要求、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又一举措。  相似文献   
8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首发在湖北省武汉市,湖北省成为重点地区。除武汉之外,湖北省内其他地区的疫情防控压力同样巨大。这次疫情发生在春节期间,跨区域的人口大规模流动造成疫情扩散快,防控难度提高。在500多万从武汉流出的人口中,包含相当一部分来源于湖北省内以及周边几个重点省份的农民工群体。而武汉的返乡人员中的相当部分是返回农村,疫情考验乡村治理能力。中西部强力管控与江浙周密服务两种模式孰优孰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