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2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42篇
财政金融   69篇
工业经济   63篇
计划管理   470篇
经济学   1100篇
综合类   355篇
运输经济   9篇
旅游经济   64篇
贸易经济   153篇
农业经济   1300篇
经济概况   35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366篇
  2010年   315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217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三峡人居空间景观的生态特质是库区可持续发展的 基础保障,科学总结其生态经验,对“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 环境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通过对其山水环境、簇群人居、 滨江岸线和多维绿地4个方面景观生态特质的提炼,分析三峡 人居景观与特殊自然环境的系统耦合关系,识别山水关联、簇 群交错、蓝绿网络、复合格局主导的景观生态模式与特征。结 合三峡山地环境条件,提出景观格局规划优化途径,包括维育 山水生态活力、保护簇群核心生境、修复山地蓝绿景观,以及 管控生态要素体系。研究结果可为库区人居景观建设提供规划 方法和管控建议,以期实现生态文明语境下三峡人居空间景观 探索的地域性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52.
中国快速城市化地区面临严重洪涝风险和洪涝调节 服务供需空间的分离。为识别在满足洪涝调节服务需求方面重 要性高的生态空间以纳入保护的优先级,提出了一种在生态空 间中绘制洪涝调节服务需求的新技术: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空间 流,利用流量、流边界、流方向、分配原则及其修正因子4个 多维指标,表征将服务需求从建设空间向生态空间分配与投射 过程的关键环节。结果显示:面积大、人口密度高的建设空间 存在高需求流量;借助水文空间流,服务需求由建设空间被分 配至同一集水区内具有洪涝调节能力的生态空间中;被投射为 高服务需求的生态空间大多规模较大或紧邻高需求的建成空 间。通过控制流量、扩展流区域、增加流方向和提升生态空间 服务供应能力,能有效调控投射于生态空间内的洪涝调节服务 高需求。  相似文献   
153.
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彰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丰富的生态价值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价值,成为推动经济与环境脱钩的新引擎。北京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存在生态产品定价难、生态价值核算难、市场化交易难等困境。立足新发展阶段,加快北京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应创新价值核算体系,明确生态产品产权,完善市场化交易机制,增加生态产品供给,强化绿色政绩考核,助推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4.
论文讨论了跨界生态补偿由损害补偿向保护补偿转变的“反向补偿”机理,构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跨区域生态补偿理论框架。研究表明,理论上流域生态横向补偿标准设计应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支持、调节、文化四大功能,同时兼顾区域生态共同体思维,利用支付意愿、支付能力两调节系数进一步确定补偿款项的转移额度。新安江补偿案例研究结果说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的补偿标准在跨区域生态问题上能够有效弥补跨区域补偿力度不足的问题,厘清损害补偿如何向保护补偿演化的路径,促进地区间平衡发展,完善生态补偿经济学公平理论,并为政府制定全国统一的跨界生态补偿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数据。  相似文献   
155.
随着我国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城镇化与生态保护的协调问题。以长三角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利用熵权法和非期望产出SBM模型定量测度2005—2018年新型城镇化水平和生态效率;借助耦合协调模型,测度二者的时空格局及相对发展状态;通过构建Tobit模型,研究长三角地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效率耦合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从综合发展水平来看,长三角地区新型城镇化、生态效率均呈上升趋势,但两个子系统之间发展不平衡;(2)从协调发展水平来看,长三角地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效率的耦合协调度均值在0.38~0.72之间,整体处于上升趋势,经历了“拮抗—磨合—协调”三个阶段,且空间分异特征显著;研究阶段前期,发展水平多为新型城镇化超前,后期发展比例趋向均衡。(3)从驱动因素来看,资源聚集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创新环境、社会促进能力对耦合协调度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工业化水平及对外开放程度则对耦合协调度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地区间的驱动因素差异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6.
在经济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要顺应绿色发展趋势,打造生态竞争力。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化赋能小微企业实现绿色发展提升其生态竞争力必将带来深远影响。为更好研究数字化环境下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受哪些因素影响,给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的培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在现有相关研究基础上,从小微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管理、生产及文化层面出发,对数字化环境下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并确定权重;构建了五维数字化赋能视角下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影响因素关系模型;最后给出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7.
澳门小城以狭小的地域面积承载着规模巨大的旅游活动,蓬勃兴旺的旅游产业已成为澳门社会经济的命脉,并为世人所瞩目。然而,旅游业以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为基础,并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二者产生压力与负面影响。运用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测算出2009年澳门不可转移之旅游生态足迹为18 300.891gha,是旅游生态承载力的3.29倍,旅游生态赤字为12 737.584gha,结果发现澳门的旅游生态足迹经济效率较高,但旅游活动正在过度消耗资源环境,使当地的旅游发展不具备生态可持续性,因此相应的改进措施应早日出台,以实现资源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平衡,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8.
在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基准单价的基础上,通过生物量等因子的订正,构建了青海湖流域的生态服务功能单价表,并在此基础上对青海湖流域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青海湖流域2007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340.88×108元。生态服务价值从大到小为:水体>草地>湿地>灌丛>农田>荒漠,其中,废物处理功能贡献最大,原材料生产功能贡献最小。研究对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9.
区域生态风险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对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生态风险研究相关的2 347篇文献进行分析,从文献类型、出版年份、所属国家或地区、学科类别、发表作者和研究热点进行分析,简要描述国内的研究现状,基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提出区域生态风险管理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60.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草原退化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生态移民,但在移民搬迁过程中出现了大量贫困现象。文章以迈克尔(Michael M.Cernea)的贫困风险理论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三个方面因素对牧区生态移民可能面临的贫困风险进行研究,通过研究为草原牧区生态移民贫困风险规避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