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4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39篇
财政金融   133篇
工业经济   72篇
计划管理   315篇
经济学   335篇
综合类   285篇
运输经济   8篇
旅游经济   16篇
贸易经济   381篇
农业经济   377篇
经济概况   15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吉林省是以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大省,吉林省玉米生产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6年国家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实行“价补分离”政策(既市场化收购+补贴)。在玉米价格逐步市场化的形势下,为探究吉林省玉米种植面积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方法]文章利用1985—2015年吉林省玉米种植面积、玉米平均出售价格、玉米的物质成本投入、玉米与大豆的每667m2收益比值、玉米与水稻的每667m2收益比值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运用Nerlove模型,测算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对价格、物质成本、与大豆和水稻的每667m2收益比值的供给反应。[结果]吉林省玉米的短期供给弹性为049,长期供给弹性为063,短期供给弹性和长期供给弹性均小于1,缺乏弹性,吉林省玉米种植面积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较为迟钝。[结论]提出完善农业耕作制度,推进玉米目标价格制度改革,优化玉米收购市场结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2.
河南省粮食主产区中低产田分区综合整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因素分层指标、GIS空间插值等方法,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将中低产田改造和土地整理项目相结合,分析了中低产田综合整理的内涵和分区整治要点;选择标准粮产量、等指数和土壤肥力3个因素10个指标,构建了中低产田划分标准。在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划分了3个一级整理类型区和9个二级整理类型区,并按分区制订了9种工程技术模式并提出各自组合特征。研究结论:(1)河南省高、中、低产田面积比重约为49%、31%、20%,高产田集中在黄淮海平原区,低产田分布在豫西、豫南的山地丘陵区,中产田交叉分布在二者之间;(2)以工程为组合,按灌排方式、田块形式、生物多样性等差异,提出了中低产田分区综合整理的重点和措施,为打造河南省粮食核心区战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3.
基于中国农产品区域市场均衡模型(CARMEM)基础上,本文分别利用两种方案,对2010年全国及不同区域大米、小麦、玉米的生产和消费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更加开放的国内外环境下,中国可以保证粮食市场的稳定发展。正如世界银行(2003)的预计,国际市场价格对国内市场的传导作用,将导致中国粮食生产进入长期的恢复性增长阶段。预计2010年,水稻、小麦和玉米的总产量将由2002年的3.86亿吨增长到4.2亿多吨。但由于需求的增长,2010年的粮食自给率只能达到92%,明显低于中国政府的目标,相应的粮食供需缺口为3500万吨,而在拥有大量库存的2002年,供需缺口为3850万吨。根据预测,粮食缺口的3/5是小麦。中国还将成为玉米的净进口国。区域研究结果表明,东南地区的粮食缺口将进一步增加;东北、华北地区,得益于玉米生产快速增长的带动,粮食生产整体上也将实现较快增长;中南地区粮食生产量的增长将超过消费量的增长;西南和西北地区则继续维持现有的供需缺口。本文在最后还讨论了这一结果对于中国未来粮食政策的含义。  相似文献   
994.
我国粮食作物优势产业带及其资源优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我国小麦、玉米优势产业带为东北地区、黄淮海平原、河套平原、汾渭平原、河西走廊和新疆一线;稻谷优势产业带为长江中下游区(含浙闽、两广等部分地区)一线;大豆优势产业带为东北地区一线。优势产业带的资源优势是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黄淮海平原2000年小麦玉米单产为其光温生产潜力的28.5%,提高单产尚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995.
采用数学模型方法,对广西近期粮食生产能力进行分析和预测;结合广西实际情况对实现粮食产量预测所需耕地数量、播种面积单产、复种指数和粮经比例等条件进行分析选择;提出合理利用保护耕地资源、加强粮源基地建设、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粮食产业扶持政策和长效机制等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96.
基于LMDI的三江平原地区粮食增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三江平原地区粮食产量“十二连增”的贡献因素,为实现持续稳产高产目标提供决策依据。[方法]运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模型(LMDI),基于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产两个视角,对2003—2015年三江平原地区23个县域尺度的粮食增产因素进行分解。[结果]从增产格局看,三江平原东部、北部地区增产效果优于西部、南部,且水稻增产最显著,玉米次之,大豆产量呈下降趋势; 从增产总效应看,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均呈现正向效应,但单产效应贡献量不足播种面积效应贡献量的1/3; 从分作物分效应看,播种面积效应与单产效应的贡献量均为水稻>玉米>大豆,大豆播种面积累积效应为负值。[结论]研究区粮食生产的“十二连增”是以播种面积扩大为主的外延式增产。今后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同时,加强优质高产作物品种的培育、发展精准农业、进一步提高作物单产,才是保障三江平原地区粮食增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7.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04—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扩展C-D生产函数对江苏省粮食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粮食种植面积对江苏省粮食生产的影响最为显著,农用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对粮食生产有一定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江苏省粮食生产增长的贡献率可知,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生产的贡献最大,农用机械总动力与技术进步对粮食生产也有较大贡献,而化肥施用量对粮食生产的贡献最小。本文根据结论提出了促进江苏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8.
以安徽省合肥市郊区三县退耕还林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调查与统计数据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合肥市郊区三县退耕还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进行客观的评价与分析。研究发现:合肥市退耕还林工程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都取得了一定的绩效,但退耕农户以农为主的收入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农户增收的不稳定性也增大。并就合肥市退耕还林的后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9.
任云兰 《中国农史》2006,25(2):69-77
民国时期,华北地区水旱虫灾频发,其直接后果就是粮食减产或绝收,致使粮食价格上涨,影响到天津城市的粮食供应。为了维持稳定的粮食市场,灾荒期间,政府委托商会组织粮商持照调运粮食,期间发生的运输问题、各地留难问题均由商会负责协调,商会在粮食调运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政府从税厘和运费方面优惠商人,以便于粮食调剂。天津粮食市场整合的绩效显著,一方面平抑了粮价,稳定了市场和社会秩序;另一方面,政府和商人合作,各自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达到了双赢,可以说是官商合作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000.
This empirical application investigates the eventual presence of credit constraints using a panel of French farmers. The credit-constrained profit maximization model proposed by Färe, Grosskopf, and Lee is extended in three ways. First, we rephrase the model in terms of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s to allow duality with the profit function. Second, we model credit constraints in the short-run and investment constraints in the long-run using short- and long-run profit functions. Third, we lag the expenditure constraint one year to account for the separation between planning and production. We find empirical evidence of credit and investment constraints. Financially unconstrained farmers are larger, perform better, and seem to benefit from a virtuous circle where access to financial markets allows better productive cho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