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1篇
财政金融   24篇
工业经济   12篇
计划管理   57篇
经济学   140篇
综合类   48篇
运输经济   7篇
旅游经济   42篇
贸易经济   114篇
农业经济   267篇
经济概况   6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41.
黄土高原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后,工程区生态效益显著。本研究采用非市场评估方法对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估。对北京、西安、安塞三地606户城镇居民的生态支付意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的生态意识较强,十分关注退耕还林等生态治理工程建设,半数以上的受访者愿意为退耕农民进行义务支付。  相似文献   
742.
核心能力、财务核心能力与企业价值创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核心能力是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 ,核心能力的本质特征在于其价值创造性。随着核心能力战略的发展和推动 ,价值成为财务的核心范畴。从价值创造角度将企业能力理论引入公司财务 ,企业财务能力和财务核心能力的提高保证了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延续及核心能力的培育和形成  相似文献   
743.
There are limit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nonmarket valuation techniques, including choice experiments, in subsistence economies. In part, this is due to the concern that using money as a mode of contribution may not capture the potential contribution of low‐income households. To address this limitation, respondents in this study were provided with the option of contributing towards the management of invasive plants in labour terms if they were unwilling to contribute in monetary ter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isting practice of using dollar values to estimate willingness to contribute may disproportionately exclude the concerns of some groups within the community. The analysis also indicates that allowing respondents to express their willingness to contribute in labour increases their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and hence increases the estimated value of forest ecosystem services.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limited empirical literature on the development of nonmarket valuation surveys, particularly choice experiments, in low‐income countries in general and rural areas in particular.  相似文献   
744.
目的 当前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突破农户绿色生产“高意愿低行为”困境,对促进农村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利用甘肃省649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t回归模型,以及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检验方法,基于农户“经济人和社会人”的双重身份属性,探讨资源禀赋、社会规范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结果 (1)资源禀赋差异是导致农户意愿与行为不一致的根源问题,软化资源禀赋约束有利于实现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向行为的转化,其中有机肥代替化肥补贴、水利设施完善程度、加入农村合作社、村民之间的信赖关系对抑制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均存在显著作用。(2)个体特征中,户主年龄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向行为的转化存在负向的干扰作用。(3)社会规范、个人规范均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产生负向显著影响,而社会规范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以直接效应为主,可通过个人规范间接负向作用于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4)社会规范在经济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与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结论 为有效实现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的统一,在农业环境政策的制定中应强调不同农户之间的禀赋差异,同时要注重发挥社会规范作用,积极引导农户向绿色生产行为的转化。  相似文献   
745.
目的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村民参与生活垃圾处置对于建立生活垃圾治理长效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村规民约是当前基层治理的重要手段,探讨村规民约对村民参与生活垃圾处置的作用路径和作用机理,为建立激励村民参与的自治机制提供借鉴。方法 文章基于2020年9—11月对吉林、山东、甘肃756户村民调研数据,利用Logit回归模型,结合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的检验方法,分析不同类型村规民约对村民生活垃圾处置出资意愿的作用机制。结果 (1)“规范式”村规民约对村民的出资意愿有显著促进作用;(2)在“规范式”村规民约影响村民出资意愿的过程中,村民的生活垃圾处置必要性认知起中介作用,其间接影响占比为5.63%;(3)村民的环境满意度正向调节村规民约影响村民出资意愿的作用路径,即村民环境满意度越高,“规范式”村规民约对村民出资意愿的作用力更强。结论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农村地区非正式制度环境优势,通过完善村规民约、提升村民环境满意度、强化村规民约执行力度,推动村民积极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置。  相似文献   
746.
目的 探究农户持续分化的背景下,农户对农地的市场及非市场价值的认知对农地多功能的供给意愿与供给行为的影响路径。方法 文章基于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265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归纳不同分化程度的农户对农地市场价值与非市场价值认知差异,并以其做为中介因素,构建农户分化对农地多功能供给的影响的概念模型,并选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实现该模型,检验相关假设。结果 (1)农户分化对农地多功能供给意愿具有负向的直接效应。(2)农地市场价值认知在农户分化与农地多功能供给意愿之间有正向的间接效应;农地非市场价值认知在农户分化与农地多功能供给意愿之间具有负向的间接效应。(3)农户农地多功能供给意愿在一定程度上正向影响供给行为,但显著性不高。农地多功能供给意愿与供给行为存在背离,农地多功能供给行为存在随机性。结论 (1)同步增强农户对农地多功能利用的市场和非市场价值的认知,激发农户农地多功能利用的意愿。(2)促进乡村“三产融合”,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乡村,吸引优质劳动力回流乡村,以引导农地多功能经营意愿向经营行为的转化,提升系统性,遏制随机性。(3)完善农地流转市场,推动农地的完全流转。(4)对不同分化的农户实行差异化的农地多功能经营的激励政策。  相似文献   
747.
浅析支撑企业成长的基础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企业要做到持续的成长,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内部因素。专注企业的核心业务,提高变革管理能力,把实现持续盈利能力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建立与企业持续成长相适应的管理文化。做强做大还要有新的思维,注重细节管理,最大化地实现企业的价值,才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48.
劳动力转移行为对土地流转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从外出务工人员转移行为的角度研究其对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劳动力转移距离和转移时间影响土地流转的意愿,在县内务工的人员不愿意转出土地的意愿更强,但是有将近一半的农户对土地流转问题没有考虑过。研究结论:应通过加强农民工培训、建立区域性的劳动力市场、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来促进农村土地的流转。  相似文献   
749.
本文是Stuart W.Bunting,Muki Shpigel发表于Aquaculture 2009年294期43~51页"Evaluating the economic potential of horizontally integrated land-based marine aquaculture"一文的译文。原作者通过研究得出:生物经济模型有助于横向一体化水产养殖系统的优化,帮助澄清情况,找出关键制约因子和具有针对性的研究及发展重点。生物经济模型的其他横向一体化战略,例如对虾与贝类、海藻和红树林湿地一体化养殖,可以说明这种做法在经济上可行并满足生态无害和对社会负责。同时,生物经济模型应辅以市场分析,包括消费者评估、质量安全评估、伦理审查、环境影响评估以及与利益相关者的共同评估。  相似文献   
750.
目的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分类推进的必然结果,是助力乡村转型发展的有力举措。方法 文章基于S省M市1 086个村庄9 169份村民调查问卷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对村民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意愿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 (1)研究区村民对村庄现状满意度总体表现为“满意”,治理有效、生态宜居和产业兴旺满意度较高,而生活富裕和乡风文明的满意度相对较低;(2)村民内调型聚落空间重构意愿>外迁型聚落空间重构意愿>不进行空间重构的意愿,其中内调型聚落空间重构是乡村振兴分类发展的重点方向;(3)男性村民外迁型空间重构意愿更强,村民年龄越大则内调型空间重构意愿越明显,学历越高则外迁型空间重构意愿越强烈,而家庭经济收入来源为务农的农户更倾向内调型空间重构;(4)提升“产业兴旺”满意度会显著提高村民内调型空间重构意愿,提高“生态宜居”满意度会显著降低村民的空间重构意愿,这是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避免一刀切的政策安排、一种模式的重构标准和一次性的重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