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2篇
工业经济   8篇
计划管理   41篇
经济学   52篇
综合类   40篇
贸易经济   23篇
农业经济   514篇
经济概况   5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1.
农地流转多重主体博弈分析—兼论农户权益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农地流转是多重主体利益博弈的结果.在转入方、转出方、中介机构和政府的多方博弈中,农户处于弱势地位,其土地权益难以保障.应构建合理的农户权益保障机制,约束企业、政府不合理的利益扩张行为,使土地流转博弈框架回归“帕累托优化”均衡.  相似文献   
92.
美国农地开发规模化的经济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理解农地开发规模化的思想,突破传统的以片面扩大农地耕种面积为增收目标的外扩规模型,或以单纯提高小块土地面积上生产要素追加量的内增规模型开发的观念是极端重要的。通过对美国农地开发规模化的实证研究,认为美国农地开发是立足国内资源,通过技术创新,克服资源约束,将以机械技术为特点的农地外扩规模开发与生物良种技术为标志的内含规模开发很好结合的成功典范,这无疑对我国当前农村如何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实施适度的农地开发规模经营,进一步释放农户家庭在经营规模上的内在潜能、增加农户收入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3.
运用现代产权理论,分析了当前中国农地产权的不完整、耕地保护的失效面及其引致效应;提出了有效实现耕地保护的建议:赋予农民最真实、最充分的农地产权;约束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94.
城市区域基本农田保护的思考与定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加强城市区域的基本农田保护,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对维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促进城市的生态建设和持续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基本农田保护所面临严峻的形势与压力的基础上,从优化土地利用、美化城市环境、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阐明了保护的意义和作用,并提出我国城市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定位和六点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95.
山东省章丘市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章丘市土地整理项目的目的、任务和依据,对土地整理项目的整体布局、标准田块的设计、农田水利设施的布置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优化后的规划设计方案和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96.
闽侯县闲置农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据闽侯县农用地闲置情况,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发展情况,深入分析闽侯县闲置农地的生态安全发展水平。[方法]建立闽侯县闲置农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农村垃圾处理点数量、财政支农资金、外部进入农村投资、农业生产总值、种粮补贴、自然灾害、农业技术水平、农村生物的多样性程度、农村家庭收入结构、农村生态补偿金额、农地的整理规模及环保支出占GDP比重共确定12个指标进行深入研究,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设计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回归,进一步对闽侯县闲置农地的生态安全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农村垃圾处理点数量、财政支农资金、种粮补贴、环保支出占GDP比重、生态补偿金额、生物多样性程度对闽侯县闲置农地生态安全水平起到促进作用,呈正相关趋势;自然灾害则与闲置农地生态安全水平呈负相关趋势。[结论]整体看来,闽侯县闲置农地的生态安全水平主要受到当地经济、环境及生态基础三大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利用遥感蒸散数据快速评价农田年度灌溉水平,及时获取基本农田建设成效,为农田灌溉设施分区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黑龙江省海伦市为研究区,MOD16蒸散产品为数据源,计算有效灌溉量、灌溉需水量和作物缺水指数,分别对研究区2013年的旱地和水田灌溉水平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农田水利设施作用分值图进行叠加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基本农田灌溉设施建设分区。[结果]2013年海伦市耕地灌溉水平整体较高,区域间建设水平差别较大,可划分为4个级别。其中1级和2级灌溉水平的地块面积比例可达78.06%,地域分布上看,北部、西部、中部乡镇灌溉水平较高,东南部乡镇灌溉水平相对较低。叠加得出8种组合类型,分为设施修建型、设施提升型和设施维护型3种分区类型。[结论]研究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更详细的农田灌溉水平评价方法和更具差别化的农田灌溉设施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98.
[目的]以重庆市为研究区域,以农地发展权资本化的地票指标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探讨农地发展权交易与资本要素的城乡互动关系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农地发展权交易政策、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提供相关建议。[方法]基于2008—2017年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重庆市地票指标交易的面板数据,运用要素禀赋理论和差分GMM模型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农地发展权流出区土地与资本要素的互动关系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基于区域间资源禀赋的差异及要素相对价格的分化,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农地发展权指标将以配置效率优化为导向在不同区域间自由流动。[结论]短期内,由于资本约束,流出农地发展权的区域其经济增长会受到抑制;而当农地发展权指标资本化后,流出区获得了较为稀缺的货币资本,农地发展权流出将显著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同时,在研究时期内,由于农地发展权市场交易机制的构建,重庆市地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收敛效应,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将会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99.
粮食主产区耕地健康产能评价 ——以河南省温县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探寻适合中国新时代耕地产能评价的新理论与方法,界定耕地健康产能内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河南省温县验证。研究方法:基于"需求—功能—维度—要素—指标"理论框架,构建耕地健康产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算法、"1+X"累加模型法、图层叠加法定量评价耕地健康产能。研究结果:(1)温县耕地产能和耕地健康诊断结果地域分异特征明显,以青峰岭为界,北部耕地产能和健康状况较南部好;(2)耕地健康产能整体状况良好,乡镇间差异明显;(3)耕地健康产能结果更多取决于耕地健康诊断,主要受耕地生产环境和耕地系统弹性影响。研究结论:耕地健康产能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有应用性。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受规模经营效益的驱动,农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将不断推进,研究农地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及贡献率,对进一步扩大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发展现代农业和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以江汉平原潜江市为研究区,基于176份调查问卷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定量诊断影响集约化农区农地规模经营意的愿影响因素及贡献。[结果]影响潜江市农地规模经营意愿的因素主要为生产经营、资源禀赋、流转束缚、环境特征、行为认知5个方面,假设的5个潜在变量路径系数分别为0331、0238、0218、0238、0240,均对农地规模经营意愿影响因素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 引入模型的19个影响因素中,新技术新用具运用、生产经营面积、地块数量和社会地位认知影响最为显著,而生产经济组织程度、流转租金、农业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最后从健全农地流转政策等方面提出了较合理的建议。[结论]研究对系统剖析集约化农区农地规模经营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贡献、推动新时代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地规模经营的决策需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