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13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115篇
财政金融   7254篇
工业经济   1904篇
计划管理   6179篇
经济学   7625篇
综合类   2403篇
运输经济   662篇
旅游经济   112篇
贸易经济   7102篇
农业经济   4265篇
经济概况   11944篇
信息产业经济   92篇
邮电经济   210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379篇
  2022年   290篇
  2021年   454篇
  2020年   467篇
  2019年   496篇
  2018年   219篇
  2017年   491篇
  2016年   763篇
  2015年   1158篇
  2014年   3037篇
  2013年   2673篇
  2012年   3561篇
  2011年   3795篇
  2010年   3584篇
  2009年   3792篇
  2008年   4160篇
  2007年   3215篇
  2006年   2841篇
  2005年   2684篇
  2004年   1798篇
  2003年   1973篇
  2002年   1563篇
  2001年   1500篇
  2000年   1453篇
  1999年   397篇
  1998年   468篇
  1997年   445篇
  1996年   390篇
  1995年   249篇
  1994年   236篇
  1993年   185篇
  1992年   182篇
  1991年   240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89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西部应向跨国公司抛“绣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应重点吸引跨国公司来投资。”前不久,在重庆召开的跨国公司西南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抛出的这个观点,引起了激烈争论。毕竟,在全国招商引资的竞争中,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基础设施建设欠缺的西部地区明显不具优势。“吸引投资尚难,何况要吸引高水平的跨国公司投资呢?”持异见者的质疑不无道理。  相似文献   
992.
何秀玲 《经济师》2004,(9):113-114
文章对西部地区非农化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认为西部地区非农化滞后的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水平低 ,关键是西部地区农业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非农化的道路选择是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以及剩余劳动力的外流化。  相似文献   
993.
汤子琼 《经济师》2004,(4):114-115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 ,要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快西部地区私营经济的发展是不可忽视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文章认为要从西部大开发战略、国企改革、就业压力、农民收入等几个方面去认识加快西部地区私营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4.
中国FDI地点选择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20年中,政策优惠、产业结构、开放水平和市场化程度都对 FDI 的地区选择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各个因素的作用是随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的。优惠政策一直是吸引外资的最主要因素;而外商对产业结构的重视程度经历了一个由弱到强的过程;1992年以后,开放水平对外资的吸引力作用有所下降,相反,市场化程度对外资的吸引作用却有所增强,这些因素在地区间的差距是造成外资地区分布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5.
生态视角下的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空间布局规划的客观基础.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对生态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生态环境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正面和负面影响.在生态视角下推进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用科学发展观规划西部地区生态建设是前提,加快西部地区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经济是根本,选择适合西部地区新农村的发展模式是重点,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和增强农民自创能力是保障.  相似文献   
996.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新农村综合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首先要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建立的27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数学模型,对2005年全国的新农村建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能综合反映新农村建设水平的五大主因素,并对其分别命名为农民生活水平因素、农业现代化因素、精神文明因素、农村改革因素、农村环境因素.得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不高、各地区发展不均衡、地区内部各因素发展不均衡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7.
近年来,中国的肥胖儿童不断增多。由于该现象发生在“独生子女”政策开始实施以后,后者被认为是前者之因。然而,实证研究的缺乏使生育政策与儿童营养过剩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使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探讨政策与儿童(0-12岁)营养过剩之间的关系。多层模型和纵向分析结果显示,其一,儿童营养过剩的比例在90年代持续攀升,但增长速度较慢。其二,虽然生活在一孩生育政策地区的儿童营养过剩的比例高于其它地区儿童,独生子女营养过剩的比例超过非独生子女,但在其它条件同等的情况下,生育政策的地区差异和姊妹结构与儿童营养过剩概率无显著关联。分析结果并不支持“独生子女政策造成了儿童肥胖”的公共观点。影响儿童营养过剩的主要因素包括父母的体重、母亲的教育、社区发展水平和省份。  相似文献   
998.
老挝政府制订了长期经济发展计划,该计划主要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三个区域来执行,北部地区的川圹和琅勃拉邦两地推广畜牧业和旅游业投资,位于中部地区的万象集中发展旅游业和工业,甘蒙地区集中发展电力和加工工业,南部的沙湾那吉和占巴塞地区集中发展贸易,农业及旅游业。  相似文献   
999.
国英杰 《经济》2007,(10):10-11
在9月份召开的澳大利亚APEC部长级会议上,俄罗斯农业部长戈尔杰耶夫要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同行探讨组建一个"粮食欧佩克",以避免国际粮价的剧烈波动和可能到来的"粮荒".独联体地区的另外两大"粮仓"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已经对这个构想表示了赞赏.如果俄能够争取到美澳的加入,这个组织将能控制全世界62%的粮食出口.由于粮食作为国家重要战略物资的意义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看重,粮食甚至开始成为个别大国的"武器".  相似文献   
1000.
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拓展了全省发展的空间,更是经济欠发达山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巨大机遇。大田必须抓住机遇,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立足三明市“产业连接带”的功能定位,发挥优势,创造优势,积极参与全省、全市产业分工,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主动承接“大泉州”经济圈经济辐射,着力建设闽中特色农业种养基地、闽中矿产资源加工转化基地、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和闽南产业分工承接基地,构建文明、开放、繁荣的闽中经济走廊,促进大田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