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919篇
  免费   662篇
  国内免费   441篇
财政金融   13212篇
工业经济   3784篇
计划管理   18200篇
经济学   19835篇
综合类   7024篇
运输经济   892篇
旅游经济   334篇
贸易经济   25095篇
农业经济   6399篇
经济概况   18860篇
信息产业经济   213篇
邮电经济   174篇
  2024年   476篇
  2023年   1422篇
  2022年   1209篇
  2021年   1938篇
  2020年   2280篇
  2019年   2957篇
  2018年   1241篇
  2017年   3072篇
  2016年   3766篇
  2015年   4955篇
  2014年   9025篇
  2013年   7313篇
  2012年   7914篇
  2011年   8486篇
  2010年   7671篇
  2009年   7612篇
  2008年   8996篇
  2007年   7439篇
  2006年   4409篇
  2005年   4430篇
  2004年   3247篇
  2003年   3459篇
  2002年   2858篇
  2001年   2546篇
  2000年   1830篇
  1999年   756篇
  1998年   615篇
  1997年   347篇
  1996年   325篇
  1995年   292篇
  1994年   203篇
  1993年   177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216篇
  1990年   179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以我国30个省份1998~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 利用VAR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人口、经济、产业城镇化因素对水资源消耗影响的动态效应与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 水资源消耗受到自身的冲击作用最大, 省份的人口、经济城镇化程度高, 则对水资源消耗有负向冲击作用, 反之有正向冲击作用, 大部分省份的产业城镇化对水资源消耗均有正向冲击作用, 只有少数省份有负向冲击作用;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人口城镇化对水资源消耗都有负向影响, 东北地区影响最大; 而大部分地区的经济、产业城镇化均对水资源消耗产生正向影响, 其中东北地区的经济城镇化影响最大, 中部地区产业城镇化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2.
23.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各主要节点城市和重要平台的纽带,唤醒了古丝绸之路沉睡的过去,激发了各相关城市的发展生机。在当今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形势复杂深刻的大环境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推动沿线城市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一路由北向南,在拓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足迹的同时,我们也在见证金融浪潮的宏伟力量。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分两期带您走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地区的中国工商银行分支机构,他们积极发挥区位优势,紧跟历史步伐,抓住时代机遇,勇拓金融创新领域。本期我们自北向南有幸访问到大连市分行、山东省分行、青岛市分行、宁波市分行的管理者,聆听他们在服务好国家战略的同时,积极打造独具各自特色和魅力的服务与产品,畅谈四地重要金融支撑的宝贵经验与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24.
25.
随着空间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空间经济学家近年来将假设条件不断放松,在对新的研究方法进行探索的前提下,通过大量的经验验证和实证研究来分析区域产业关联经济距离。文章主要从关联经济距离概念出发,对如何构建区域产业关联经济距离模式进行分析,以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6.
201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有了重大变化,必将对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对预算法的主要变化及对该项审计工作的影响做了分析,就今后如何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7.
28.
产业集聚和市场集中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考察了京津冀、长三角两大经济圈制造业产业集聚与市场集中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大经济圈制造业集聚与市场集中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但由于两大区域体制机制条件、创新环境、产业组织形态等不同,制造业产业集聚影响区域技术创新的程度、特征与路径也存在一定差别。两大经济圈应采取差异化集群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制造业集群升级,特别是应抢抓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机遇,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29.
[目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将冀北地区的发展确定为承担生态保障与水源涵养功能,文章基于长期以来该区域生态脆弱、经济落后的特征,研究了该生态涵养区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目的是为该区域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设置了影响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规模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与政策因素四大类37个影响因素,借助于统计数据,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应用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因子分析法将各个因素进行分类归纳为5个公因子,利用SPSS软件回归模拟结果显示各个因素对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将四大类通过因子分析法的主成分分析,应用计量经济模型模拟,拟合优度较高,影响因素通过分组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这些影响因素对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结论]依据定性分析假设与计量模拟分析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机遇,提出对策建议:继续加强生态建设项目的推进、适度扩大产业经营规模、加大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投资力度、实施资源节约型生产创新模式以及健全和完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制度。  相似文献   
30.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日趋成熟,对企业价值评估的需求也迫在眉睫。通过对企业价值进行准确评估,可以为国有及私有企业的管理者、经营者提供参考,使企业稳步发展。本文以汽车制造行业为例,研究其企业价值的内在含义,以企业内部与外部作为切入点,研究该类型企业价值评估的影响因素,以此丰富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