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财政金融   103篇
工业经济   77篇
计划管理   101篇
经济学   136篇
综合类   36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02篇
农业经济   27篇
经济概况   7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个人碳交易是一种直接针对个体消费者的碳减排市场机制,旨在通过引导、管制和鼓励等方式改变消费者高碳能源消费模式,形成低碳能源消费模式,以实现碳减排目的。本研究借鉴碳约束和碳普惠成功案例,探讨设计一个集个人碳排放收集、碳排放权转化、碳交易及成果反馈为一体的个人碳交易平台,以此为样本构建全国统一的碳减排计量标准,助力国家建立完整的个人碳排放规范与标准、碳交易体系与机制,构建绿色低碳社会。  相似文献   
612.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建筑行业碳排放量不断增长,给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建筑行业的发展,就需要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的有效应用,更好地提升建筑工程建设的效果与质量。文章主要针对目前装配式建筑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节能减排施工技术和有效措施进行研究,希望能对今后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613.
以某电石生产企业为例,本文结合我国碳市场交易政策,分析电石生产企业法人边界及配额履约边界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包括如何确定核算边界、识别碳排放源、核算碳排放量等。对电石生产企业碳排放量进行核算,经对比分析,案例企业未对电石炉气、净化灰相关生产数据进行监测,电石车间电能表等计量器具配备不齐全,导致核算结果偏大。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从加强碳排放管理、开展能效对标、调整能源结构等方面出发,提出碳减排措施,同时对配额履约边界碳排放核算方法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614.
杨长江  阎晓璇 《财贸经济》2023,(10):144-160
碳减排政策对价格竞争力的影响问题极为重要,但严格将价格竞争力的主要指标——实际有效汇率作为分析对象的研究非常少见,且未能考虑全球价值链对这一问题的深入影响。本文在气候变化研究中首次引入考虑全球价值链因素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标,通过构建包含异质性成本传导率的投入产出价格模型对相关测算方法进行改进,据此在使用同一框架计算出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全行业二氧化碳影子价格的基础上,估算了市场型碳减排政策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先,各国边际减排成本的差异较大,我国以34.45美元/吨的价格低于大多数国家(或地区)。其次,实施碳减排政策后我国产品价格的上升幅度整体可控,小于样本中多数国家(或地区);我国行业层面,电力、燃气、蒸汽与空调供应等高能耗行业由于单位产出的碳排放较高,碳减排政策对产品价格推升作用显著,产品价格受到的影响最大。再次,通过对价格变动进行分解发现价值链因素对于各国产品价格变动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最后,综合考虑碳减排政策的价格效应与数量效应计算实际有效汇率,其变动情况反映出价格水平受碳减排政策影响较小的中国、印度以及墨西哥等国的价格竞争力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615.
基于2013—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市场生产端与消费端构建数字经济碳减排的理论框架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降低碳排放强度,实现碳减排效应,且经过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显著。在数字经济的三个子维度中,信息化发展、互联网发展对碳减排都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数字交易发展的碳减排效应并不显著。数字经济对碳减排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数字经济的碳减排效应在东中部、高市场化程度和高创新创业水平的地区更加显著。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推动生产端的产业结构升级与消费端的消费结构升级来降低碳排放强度。这对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16.
2021年11月13日,经过历时两周的艰苦谈判,全球197个国家达成了《格拉斯哥气候公约》,一致同意加大对碳减排的承诺,并逐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及加大对贫困国家的援助。客观而言,这一公约带有强烈的妥协色彩。一方面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及极端天气的频现,使得各国加大了对人类命运的关注,疫情后全球主要经济体致力于推进经济的绿色复苏,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的主题;另一方面,2021年下半年出现的煤气油等传统能源价格上涨及疫情的反复,也暴露了各国的经济结构问题。《格拉斯哥气候公约》软化了化石能源的表述,并弱化了净零目标,达成了一个能够兼顾各方诉求的中庸结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后续进程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17.
陈涛 《甘肃金融》2022,(1):42-44
本文先是简要回顾了甘肃清洁能源发电的发展历程,其次从贷款市场份额、利率和期限、信贷管理机制三个方面剖析了金融支持清洁能源发电行业的特征,进一步分析得出清洁能源发展存在不良风险出险的几乎都是民企、266号文件民企受益有限、融资渠道单一、发电企业信息披露不足等突出问题,最后提出加强政策引导、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增强地方法人机构支持能力、给予清洁能源民营企业政策倾斜支持、拓宽融资渠道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18.
北京冬奥会是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后的首个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绿色办奥是北京冬奥会的举办理念之一。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以北京冬奥会中碳减排技术与碳中和措施为研究导向,挖掘北京冬奥会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情况与经验,以及对低碳旅游发展的启示。研究表明:(1)北京冬奥会以"双碳"目标、可持续性理念与"两山"理论为指引,将碳减排技术与碳中和措施贯彻到赛前、赛时、赛后利用的全过程,为绿色低碳技术的转化与应用提供参考,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2)北京冬奥会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对低碳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从科学选址旅游项目、制定低碳旅游标准、高效利用现有设施、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建立低碳交通体系、打造低碳产品体系、构建碳中和机制、鼓励游客绿色消费八个维度探讨低碳旅游发展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619.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企业对不同绿色技术的采纳和投资等行为影响了技术创新效应在减排目标实现中的贡献。本文构建了技术不确定发展下企业最优投资策略的期权博弈模型,分析企业最优投资时机和技术采纳的动态变化。分析表明:(1)绿色技术预期减排收益、不确定程度和投资成本影响企业投资时机,企业出于先于对手研发而占领市场的考量会使投资提前;(2)当收益率先到达两企业同时投资临界值时,两企业会对一项技术进行同时投资,否则企业为争当领导者会在更小的临界点进行投资;(3)企业面临一项成熟技术作为追随者和一项不确定性更高的新技术作为领导者的投资选择时,即使新技术当前收益低于成熟技术,当领导者价值函数值大于追随者价值函数时,企业会跳过成熟技术而率先选择新技术进行投资。  相似文献   
620.
从国内船舶制造业的碳排放现状入手,分析现阶段船舶制造业碳减排面临的困难,列举国外船舶制造业的碳减排路径,提出了我国船舶制造业可行的碳减排措施,探讨了国内船舶制造业在"双碳"目标下未来可能的发展策略,并得出"双碳"目标对船舶制造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船企应当顺势而为主动转型,寻找低碳经济下的增长点,对助力船舶制造业实现"双碳"目标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