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96篇
工业经济   22篇
计划管理   150篇
经济学   162篇
综合类   152篇
运输经济   10篇
旅游经济   45篇
贸易经济   150篇
农业经济   14篇
经济概况   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01.
《春江花月夜》中“捣衣砧上拂还来”写的是庭院内之景而非江边之景。捣衣非洗衣、捶衣,而是捣帛或捣 素;捣衣砧非洗衣、捶衣石,而是捣衣时的垫石,它不在水边而在庭院;以捣衣入诗表现的是闺怨闺思,对本诗相思离 别的主题起着一定的暗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2.
关于"韩流"的观察与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流行文化,青少年是制造和追随流行文化的主力军。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青少年炮制并演绎着一轮新的文化浪潮。随着韩国影视剧、韩国流行音乐、韩国明星大举登陆,韩国文化风行一时,引发了所谓“韩流”现象。针对“韩流”盛行的原因,要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韩流”现象,适时加强青少年精神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3.
在咨询越来越丰富、信息内容越来越多的今天,广告通过文化叙述,为产品(服务)延伸出一个观念,添加一种与众不同的、新的附加值,从而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这是提升广告传播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但有文化附加值的广告不一定都能奏效,也不一定与销售指数的上升成正比,有的甚至成为败笔。所以需要认真地研究,关注广告的文化品位,注意广告文化诉求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明晰一致,特别要了解广告文化诉求对象———消费者的文化心理,以使广告的文化诉求可以更好地抵达消费者心中。  相似文献   
104.
袁晨 《时代经贸》2007,5(7Z):156-157
在LLSV把金融模式的差异归结为各国法律制度的差异时,Stulz则指出文化与金融之间存在很大关联。文化对金融的影响力通过三种途径:文化决定价值观,文化决定制度,文化影响资源在经济体中的配置。中国金融的发展同样也能发现传统文化作用的印记。  相似文献   
105.
王兰云 《现代财经》2007,27(3):52-56
企业文化被看作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然而,企业文化具有的刚性特征又导致它对竞争优势的保持与创新产生了抑制作用。应以企业文化的权变观为基础,分析企业文化刚性的成因和表现,探索文化的刚性与适应性之间的矛盾,选择化解文化刚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6.
论产业文化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忽视产业发展的文化因素和产品的文化竞争力,是我国现阶段产业发展的软肋。指出产品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取决于以文化为底蕴的观念价值。我国应以文化提升产业竞争力,并加大文化产业发展步伐,提高文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07.
文章着眼于山西人口计划生育的实际,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工作实际出发,就人口宣传教育方面如何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积极推进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的健康发展,全面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作了粗浅思考。  相似文献   
108.
鲤春病毒核酸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鲤春病毒核酸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情况进行了论述,主要包括RT-PCR、荧光定量RT-PCR、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等,并总结了各方法的特点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9.
庄贵军 《当代经济科学》2012,(1):18-29,45,124,125
关系及其作用被认为是在中国从事商业活动的一个基础性变量,也被认为是中国文化主导下的企业从事商业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虽然国内外已经积累了不少研究关系的文献,但是关系与中国文化之间联系的线索还不清晰——我们并不确定二者是如何联系起来的。依照狭义的文化概念和中国文化的核心特质,本文试图以管理学者的视角探讨这一问题,从关系状态、关系行为、关系规范和关系导向等几个方面寻找“关系”在中国的文化内涵,为管理学者更深人地探讨关系的商业功能打一个基础。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在文化构成的三个层次中,关系状态和关系行为是人际关系的现象文化,以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方式展现着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关系导向和关系规范则体现着中国文化对人际关系的基本假设和显性价值观,具有更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更重要的文化基因,决定着中国人际关系的共性。  相似文献   
110.
经济学研究对象经历了从纯客观物质变量向客观物质与主观精神结合的变量以至最终向纯主观精神变量逐次递进的扩展过程。文化精神通过影响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选择从而对微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作为一种主观精神要素,文化精神曾经长期被主流经济学排斥在经验实证理论体系之外。经过诺斯、舒尔茨等人搭建的曲折理论通道,文化精神最终进入了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概念范式集,成为经济学家分析不同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存在原因的不可或缺的一个基本理论视角。文化精神对经济的作用则主要表现为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规约作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