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6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1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86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
公众参与机制是落实"构建和谐社会"和"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强土地利用规划科学性的有效途径,在丰富规划参与主体、增强规划的社会可接受性和实施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借鉴国内外有关公众参与机制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尝试从决策咨询、执行监督、评审和公众听证等几个角度,构建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2.
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思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国有土地已经大量地进入市场,土地资产的职能得到不断地强化;而在农村,农民热衷的宅基地流转(尽管能否流转以及如何流转还在讨论之中)却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其流转已成为必然的事实。本文通过分析农民宅基地与承包地之间的异同,提出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宅基地管理和有偿流转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1996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提出了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思路;1998年,“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作为法律条款写进了修订后的《土地管理法》。6年来,国土资源部门在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指标的前提下,积极进行耕地开发和土地整理,补充耕  相似文献   
14.
占补平衡的质量保证措施和考核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凤荣 《中国土地》2003,(10):12-13
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占优补劣"现象,早已引起众多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的关注.5月18日,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对国务院研究室的报告--《我国耕地总量减少的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所作批示指出,东南沿海地区建设用地"占优补劣"现象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特征和土地利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特殊矛盾性探讨了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规划要点。  相似文献   
16.
传统土地评价的对象是土壤,主要评价其对植物生长(尤其是作物生产)的适宜性。目前,我国仅有的覆盖全国的土壤图是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成果。为使耕地质量等级评价、耕地质量分类和"双评价"工作能够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成果图上获取尽可能多的可用土壤信息,本文介绍了普查所用的土壤分类系统、不同等级的土壤类型所依据的土壤分类标准、土壤类型与土壤图制图单元的异同、不同比例尺土壤图所反映的土壤性状等,以期为各类型的土地评价工作提供一种手段或途径。  相似文献   
17.
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控与城乡一体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盲目、无序发展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化进行科学的调控和引导,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以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化调控的内涵以及指导思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控的主要内容,并对调控过程中的关键策略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33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采取措施,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耕地总量减少的,由国务院责令在规定期限内组织开垦与所减少耕地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并由国...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以地处山地丘陵区的江西省万年县境内的五条主要河流河岸带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丘陵山区河岸带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为当地政府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土地整治工程等提供科学参考,从而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福祉的协同提升。[方法]利用2000年、2009年和2018年3期Landsat遥感影像,借助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基于土地利用变化、景观生态学理论,分析了2000—2018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分异特征。[结果]研究区内新增耕地面积主要来源一直是滩涂和其他用地,新增建设用地面积来源为耕地,新增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200~300m分带。景观格局方面,万年县河岸带0~100m段人为扰动程度低,仍然发挥着河岸带生态廊道的作用;100~300m土地利用多样化,是受人为扰动最剧烈的部分。[结论]研究认为,生态保护政策在河岸带土地利用变化上起到了一定作用。通过开垦常年性河流主干道河岸带范围内的滩涂来实现区域内的耕地占补平衡受到严格管控,山地丘陵区的特殊环境特征决定了在该类地区应探索其他的政策响应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