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8篇
财政金融   65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41篇
经济学   90篇
综合类   16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48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5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31.
全球经常项目失衡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全球经常项目失衡问题成为经济研究者、国际机构和各国中央银行经济学家以及商务经济研究报告竞相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全球范围内56个国家或地区1980年至2005年的数据,针对影响经常项目的多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常项目与政府财政收支、资本形成率以及开放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只有通过有效的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才能促进全球经常项目失衡问题的有序解决。  相似文献   
32.
造成当前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因素很多,本文以广西为实证,从研究国库资金的运行规律出发,分析国库资金影响银行流动性的机制以及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最后提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协调搭配以缓解我国流动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33.
本文着重检验了我国区域经济中的基于产出缺口的地区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存在性,进而分析地区短期总供给曲线对货币政策地区效应的影响。文章首先对地区短期总供给曲线存在的可能性进行了理论解释,应用卡尔曼滤波方法估算了我国各地区的产出缺口,然后运用ARMA模型说明预期通货膨胀率形成机制,最后以通货膨胀率与其预期之差、外部需求冲击等作为解释变量对产出缺口进行回归,结果发现,我国东部地区的短期总供给曲线较中西部地区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更平坦,因而东部地区货币政策效应要强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34.
长期经济成长与实际汇率演变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对一国经济成长过程中劳动生产率追赶与实际汇率变动之间联系提出了理论推测。本文介绍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理论内容和经验研究文献,利用国别截面数据与时间序列数据考查其主要经验证据。本文还讨论了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对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问题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5.
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检验——基于1994-2004年数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葛兰杰因果方法对1994-2004年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进行的检验结果显示:在独立性方面,利率不是货币数量的葛兰杰原因,说明考察期内中国货币政策总体上保持了对外独立性,否定了钉住汇率制度是造成中国货币政策不独立的先验判断;在有效性方面,仅显示货币数量M0对物价有肯定的正向影响,货币数量M1和利率对产出及物价的影响力均不显著。这意味着货币政策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金融体系发育不成熟、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健全等内部因素,而不应归咎于传统钉住汇率制度的外部制约。因此,提高货币政策效果的策略应该是加速金融体系的发展,完善企业治理结构,而不是放弃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汇率管理方针。  相似文献   
36.
集聚效应对跨国公司在华区位选择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以跨国公司区位选择微观理论为基础,利用条件Logit模型,对2007年《财富》世界500强中,1995年到2007年期间,457家美国子公司和537家欧洲子公司在华个体区位选择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集聚效应是样本公司区位选择的重要决定因素,在华投资的欧美制造业公司普遍采用"集聚"这一战略,其子公司大量集聚在东部地区,盲目吸收外资来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并不合适,尤其是中部地区。因此,在文章末,本文对中国政府应该如何减小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合理引用外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7.
中国沿海与内陆间经济影响的反馈与溢出效应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通过投入产出分析技术,总结了区域内乘数效应、区域间溢出效应与区域间反馈效应的经济含义,进一步探讨了它们的相互关系、乘法分解与加法分解的一致性问题,以及统一以最终需求为出发点的测度方法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2000年第一份中国8区域投入产出表,对中国沿海与内陆地区间的溢出与反馈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表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对内陆地区的溢出效应并不明显,甚至于还不及内陆地区对沿海地区的溢出效应。正是由于这一影响,中国内陆地区的反馈效应不及沿海地区大。  相似文献   
38.
注资与国有银行改革:一个金融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总被引:65,自引:2,他引:65  
本文旨在为人们解读国家通过注资方式推动国有银行改革的意图与绩效提供一个金融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其主要命题与观点大致有 :第一 ,政府推动下的银行改革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那就是一般都受到某种外部因素的刺激并追求短期见效的效果 ;第二 ,在微观经济基础未能得到有效调整的情况下 ,单方面改变银行资本结构的行动注定会无功而返 ;第三 ,国有银行制度在世界范围普遍存在 ,且不乏有效运作的例证 ,通过人为方式降低国有银行比例以提高整体银行效率是一种逻辑误导 ;第四 ,中国国有银行低效率运行的根源不在出资人本身 ,而在于出资人获取回报的特殊经济流程 ;第五 ,若考虑到被巴塞尔协议剔除的一些无形资产可以在国有银行的资本结构中得到确认 ,则国有银行出资人的资本压力就没有人们相象的那么大。本文的结论是 ,中国国有银行的问题是经济改革过程诸多矛盾与利益博弈的长期积淀 ,解决方案须基于演进主义的方法论 ,绝不可毕其功于一役。  相似文献   
39.
早在蒙代尔提出最优货币区理论之时,他就指出了最优货币区的范围可以大于国界,也可以在一国国界之内。本文把常用于国际经济领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运用于我国这样一个大国内部,指出我国并不满足最优货币区标准;利用VAR模型和IRF检验也证实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显著的区域效应。进一步,本文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角度分析得出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是导致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提出推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缩小东中西区域经济差异,顺畅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0.
WTO反倾销协议允许成员国在倾销造成国内产业实质性损害或产生实质性损害威胁时采取反倾销措施。反倾销措施的实施在保护国内受损害产业的同时 ,会损害下游产业和消费者的利益。本文以化工行业为例 ,利用中国投入产出表定量分析反倾销税价格效应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关联影响。我国对外反倾销涉案产品大多是中间产品 ,因此在反倾销措施执行中应当全面考虑包括下游产业利益在内的公共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