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财政金融   137篇
工业经济   56篇
计划管理   107篇
经济学   140篇
综合类   44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38篇
农业经济   35篇
经济概况   9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41.
顺应新发展理念的提出,2016 年学者们对绿色经济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主要在环境效率、环境规制绩效和绿色发展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一是从环境效率评估方法、环境效率状况和区域差异等方面对环境效率进行了评估,并拓展研究了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二是从评估环境政策、税收、排污权分配、碳交易等环境规制绩效入手,理论和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的影响因素和绩效改进方向;三是探讨了绿色发展的可能性,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地区联防联控、推出碳交易政策、优化城市结构和规划、促进共享经济发展和优化环境管理手段等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2.
目前对于碳交易的研究仍然主要集中于对欧盟碳交易的研究,但研究的问题逐步向微观层面深入,而对国内碳交易的研究则依然集中在宏观层面。本文结合我国碳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提出了未来碳交易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3.
《中国经贸导刊》2015,(7):16-17
<正>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通过节能提高能效、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生态建设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切实推进低碳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明确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目标。研究提出我国2020年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明确2030年低碳发展主要目标和路线图。发布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安排部署我国2020年前应对气候变化总体工作。继续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完成法律草案初稿。将节能减排降碳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分解落实到各级  相似文献   
44.
全球及国内碳交易现状概述 自从2003年全球范围内的碳交易正式启动,到目前为止全球的碳交易市场已经发展了六年。在这六年里,碳交易规模一直高歌猛进,并且在2008年的时候,全球碳排放权交易规模已经超过48亿吨,全球的碳交易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600亿美元,并且仍然保持着高速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45.
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虽然在谈判桌上并没有取得成功。但依然完成了一次对“低碳经济”的成功助推。  相似文献   
46.
陈慧 《武汉金融》2013,(9):29-30
当前,要提高我国碳金融在世界上的地位,增强对碳资产定价的发言权,应从培育统一有效的碳交易市场、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创造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三个方面夯实碳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47.
本文以碳排放成本为分析基础,提出简单的适用于微观主体间的碳交易定价方法,以期达到简化交易双方价格谈判程序,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48.
以自愿减排试点为基础,以特别区域、行业配额交易市场做突破,将补偿机制与配额机制相结,循序渐进推动中国碳市场。  相似文献   
49.
《商》2015,(10):101-102
两会委员提出推动"碳期货"市场建设使碳交易再一次成为了热门话题。本文在介绍碳交易市场概况及其相关机制的基础上,根据相关学者曾经提出的理论,以北京交易所碳交易价格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并结合模型和当下我国经济形势对我国碳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0.
对我国发展碳金融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金融基于碳交易而产生,是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作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资源国,如何利用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减排角色不同和我国减排额度供应优势,在能源金融发展博弈中占据主动,是我国政府、金融机构及企业共同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