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9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12篇
财政金融   475篇
工业经济   343篇
计划管理   1297篇
经济学   1379篇
综合类   358篇
运输经济   47篇
旅游经济   30篇
贸易经济   1152篇
农业经济   1533篇
经济概况   789篇
信息产业经济   20篇
邮电经济   3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282篇
  2014年   492篇
  2013年   506篇
  2012年   490篇
  2011年   512篇
  2010年   527篇
  2009年   480篇
  2008年   575篇
  2007年   414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66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49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8篇
  1958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论文讨论了跨界生态补偿由损害补偿向保护补偿转变的“反向补偿”机理,构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跨区域生态补偿理论框架。研究表明,理论上流域生态横向补偿标准设计应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支持、调节、文化四大功能,同时兼顾区域生态共同体思维,利用支付意愿、支付能力两调节系数进一步确定补偿款项的转移额度。新安江补偿案例研究结果说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的补偿标准在跨区域生态问题上能够有效弥补跨区域补偿力度不足的问题,厘清损害补偿如何向保护补偿演化的路径,促进地区间平衡发展,完善生态补偿经济学公平理论,并为政府制定全国统一的跨界生态补偿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数据。  相似文献   
52.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化成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而平台生态系统是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商业生态系统。平台生态系统竞争的本质在于创新,以创新为基础的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成为决定平台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在界定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内涵的基础上,从设计方法视角阐述平台生态系统竞争力形成过程,揭示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对于平台生态系统竞争的影响,分析两者对平台生态系统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是形成平台竞争力的源泉,影响平台网络外部性,其中知识产权是建立技术标准的基础,技术标准是推动知识产权创造的动力,二者之间的互动和演进构成平台生态系统外部竞争力。  相似文献   
53.
近年来,微创新是创新研究领域的热点,如何驱动企业微创新是相关研究亟需回答的问题。整合创新生态系统3个层面六大要素,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以18个微创新案例为样本,探讨创新生态系统驱动企业微创新的复杂因果机制。结果发现:第一,单个创新生态系统要素并不构成企业高微创新的必要条件。第二,存在3条高微创新驱动路径,即机会识别主导下的用户驱动型、机会识别主导下的环境与用户参与驱动型,以及机会识别主导下的环境、组织学习与领先用户驱动型。此外,非高微创新驱动路径仅有一条,且与高微创新驱动路径存在非对称关系。第三,机会识别能力作为核心条件出现在高微创新的3个组态及非高微创新一个组态中,说明机会识别能力对企业微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4.
迄今为止,基于科学的企业研究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尝试对基于科学的企业内部治理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基于科学的企业内涵、创业者角色、科学家团队治理、董事会治理、股东治理、高管治理为逻辑框架,对基于科学的企业内部治理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归纳。在此基础上,从基于科学的企业治理机制视角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包括企业权力配置、激励机制设计、人员配置等系列研究问题。提出的未来研究方向可丰富和拓展基于科学的企业治理理论框架,为理解和指导中国情境下基于科学的企业治理实践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55.
基于科学的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强的活力,正成为21世纪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摇篮。选择医药制造业作为科学产业的典型案例,以我国内地31个省份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讨经济、科学、技术、政策条件对科学产业发展绩效的联动效应及路径选择。结果表明,单一条件并不构成制药业高绩效的必要条件,前因条件多重并发形成驱动制药业高绩效的多样化组态;存在驱动制药业高水平绩效的3条路径,分别是科学与技术双元主导驱动型、经济主导逻辑下的科学与政策驱动型以及经济主导逻辑下的技术与政策驱动型;存在导致制药业非高水平绩效的两条路径,且这两个组态的核心条件相同,即非经济水平和非科学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我国科学产业发展背后多重因素间复杂互动本质的理性认识,并为基于科学的产业成长带来有益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56.
什么样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有助于提高区域创新绩效是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采用必要条件分析(NCA)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两种方法,对我国内地31个省(区、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①数字企业、政府、高校及科研机构、数字创新基础设施、数字人才和金融服务是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关键构成,但单个要素并不是提高区域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②4种数字创新生态系统要素组态有助于提高区域创新绩效,构成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分别是政府引导的智力聚集型、企业开拓的环境支撑型、主体多元的综合发展型和企业主导的资本驱动型;③各地应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培育区域创新新动能,助推“数字中国”新发展。  相似文献   
57.
中国快速城市化地区面临严重洪涝风险和洪涝调节 服务供需空间的分离。为识别在满足洪涝调节服务需求方面重 要性高的生态空间以纳入保护的优先级,提出了一种在生态空 间中绘制洪涝调节服务需求的新技术: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空间 流,利用流量、流边界、流方向、分配原则及其修正因子4个 多维指标,表征将服务需求从建设空间向生态空间分配与投射 过程的关键环节。结果显示:面积大、人口密度高的建设空间 存在高需求流量;借助水文空间流,服务需求由建设空间被分 配至同一集水区内具有洪涝调节能力的生态空间中;被投射为 高服务需求的生态空间大多规模较大或紧邻高需求的建成空 间。通过控制流量、扩展流区域、增加流方向和提升生态空间 服务供应能力,能有效调控投射于生态空间内的洪涝调节服务 高需求。  相似文献   
58.
郭建峰  王莫愁  刘启雷 《技术经济》2022,41(10):138-148
数字技术应用融合叠加商业模式创新催生商业生态新业态,实现跃迁升级。本文结合扎根理论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阐释数字赋能企业商业生态系统跃迁升级的机理,探究多重组态路径。从生态视角揭示了数字资源通过与传统要素资源融合释放数据价值,并驱动形成价值循环体系、实现价值共创、塑造商业群落,最终实现企业商业生态系统跃迁升级。基于FsQCA的多组态分析发现,数字赋能企业商业生态系统跃迁升级历经两个阶段分别为价值共创和商业群落生成。其中,价值共创实现有两条组态路径,即产品创新与要素融合相组合,技术融合同低产品创新、低数据资产相组合,且产品创新构成了价值共创的核心条件。商业群落生成的组态路径表现出以下特征:价值共创和价值链接协同下分别和网络组织、数据赋能相组合,网络组织和数据赋能互为替代,即在一方缺失时,分别与价值共创或价值链接组合实现商业群落构建。本研究为企业商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持续优化,实现数字商业生态资源的充分共享及最优利用,提供了关键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59.
探索我国农业经济与生态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可为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论文通过构建农业经济与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农业经济与生态系统综合指数,探究我国农业经济与生态系统的耦合协调演化规律,并根据研究结果给出相应建议。结果表明,2011—2020年间我国总体及各区域的耦合度均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但耦合协调度较低,处于濒临失调阶段。部分省份耦合协调度增幅较为明显,如北京、安徽、四川等省份已进入濒临失调阶段,江苏、山东与广东3省已进入初级协调阶段;但中西部地区多数省份仍处于中度失调或轻度失调阶段,缺乏优质的耦合协调省份。2020年,我国轻度失调与濒临失调省份较多,分别占比38.7%、32.3%,初级协调占比仅为9.66%。  相似文献   
60.
朱太辉  马晓 《银行家》2020,(3):129-132
开放金融是一种平台化的金融发展模式,金融机构通过与金融科技企业、数字科技企业以及商业生态系统的市场主体等共享数据、算法、交易、流程和业务功能,创造新的金融服务价值,打造新的金融服务能力。在开放金融的发展过程中,金融科技企业和数字科技企业的角色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未来,金融科技企业和数字科技企业的创新发展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开放金融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