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1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27篇
经济概况   15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目前,全国有9000万的农民常年在外打工,其中,跨省务工者约达4000万人。由于我国农民工流动的输入地和输出地都比较集中,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具有代表性,选择了四川、安徽、河南、湖南、江西及湖北作为农民工输出地的代表,因为其输出的农村劳动力约占全国的60%;输入地则选择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和福建,因为该六省、市流入的农村劳动力约占全国的70%。1.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对输入地GDP的贡献。由农民工创造的GDP最少的是福建,仅为683.87亿元;次之是北京,为796.43亿元。最多是广东省,达到2966.63亿元;次之是上海,1432.5亿元;江苏(906.…  相似文献   
62.
8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供求的涨落几乎是每三年左右一个周期,卖难与短缺相互交替发生。国家在这种反复波动面前缺乏调控手段,显得被动无力。目前的卖粮难在某些地方已甚于1984年,如果不及时加以妥善解决,必将重蹈1988年的紧缺之辄。现在粮食供给中出现的新情况值得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63.
64.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充分地利用耕地,农地的有偿使用已成为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主导意见。虽然从各方面情况看,农地的有偿使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由于几十年来我国形成的特殊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和分配格局等,使得当前真正要实现这一目标,尚有许多困难和阻力,远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和容易。特别是建立农地有偿使用制度中的许多具体问题需要从理论上给予明确的回答和认定。可是,现在人们对农地有  相似文献   
65.
试析农业大省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对策孙自铎农业大省的经济发展滞后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原因在于这些地区是我国农产品商品的主要供给地,且人口众多,其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基础的稳定,以及国民生活水平能否实现小康目标的大问题。但是,当前农业大省...  相似文献   
66.
黄山市农业开发与发展旅游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自铎  金进 《经济地理》1989,9(4):288-291
  相似文献   
67.
68.
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回波效应及其防范(上)孙自铎一、特点在改革之前,我国经济发展实行的是一种均衡增长战略,对落后的内陆地区采取重点投入。如在1950-1985年间,国家对中西部地区投入的基本建设资金占全国总量的59.6%,绝对数高达5500多亿元。在这...  相似文献   
69.
试析粮食供求中的区际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总量不足和供给的不稳定,始终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难题。但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主要矛盾是有差异的。过去,由于我国需要由农业提供工业建设的庞大资金,对农产品采取了不等价的交换政策,粮食一直是以低于价值的价格出售。而在统派购和合同定购的最初两年,粮食的最大买(卖)主都是国家,那时省区间的余缺也是由国家统一调拨,农民不愿多产粮、多  相似文献   
70.
近几年来,人们对农村改革在认识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进而导致对第二步改革的不同政策主张.产生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就是对这场改革的实质尚不清晰,其突出表现就是人们还是把改革认为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的生产和经营责任制阶段上.其实无论是从改革已走过的历程,还是从面临问题来看,农村改革早已冲破这一界限.事实表明:农村改革的实质是在对集中过多统得过死的集体经济,以及逐步过渡的公社化模式的彻底否定基础上,重新抉择我国农业的社会主义道路.我国是小农经济占主体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