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20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42篇
财政金融   675篇
工业经济   413篇
计划管理   2221篇
经济学   1483篇
综合类   551篇
运输经济   61篇
旅游经济   5篇
贸易经济   2511篇
农业经济   196篇
经济概况   998篇
信息产业经济   9篇
邮电经济   127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211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256篇
  2020年   290篇
  2019年   354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238篇
  2016年   263篇
  2015年   329篇
  2014年   517篇
  2013年   529篇
  2012年   611篇
  2011年   632篇
  2010年   614篇
  2009年   699篇
  2008年   641篇
  2007年   589篇
  2006年   560篇
  2005年   491篇
  2004年   423篇
  2003年   323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基于知识吸收能力的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上考察国际研发合作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的作用及其门槛变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基础上,国际研发合作能够显著地促进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进一步地,国际研发合作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还要受到经济体吸收能力的影响,要素禀赋、金融发展、人力资本、研发能力及制度环境等吸收能力分项维度对国际研发合作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门槛调节效应。在全球研发网络和全球产业价值链加速融合的背景下,研究结论对中国企业通过选择国际合作研发策略、嵌入全球研发创新网络、强化知识吸收能力以进一步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3.
结合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经济数据,运用工具变量回归从专业化和多样化层面探讨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不论是专业化还是多样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均能够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分样本检验显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作用主要存在于沿海省份、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以及中小企业。在作用机制方面,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主要通过提高创新水平和推动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而多样化集聚则通过加快要素流动和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来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  相似文献   
74.
75.
随着国际生产链条的不断延伸以及中间产品生产的多次跨国境变动,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到中日双边制造业贸易收益分配中。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1995—2009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将双边出口贸易分解成16部分的核算方法,基于贸易附加值的分解核算中日两国制造业双边贸易。结果显示两国制造业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绝对额均不断上升,两国的垂直专业化率均不断提高。两国应以推动中日韩建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为契机,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  相似文献   
76.
77.
78.
合理利用区域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和价值链溢出效应,有助于区域创新发展与创新效率提升,而对区域创新溢出效应的利用程度则受其吸收能力影响。将创新过程分为知识创新阶段和产品创新阶段,利用Network Slacks-based Measure模型计算全国内地30个省域两阶段创新效率,将吸收能力引入空间溢出效应和价值链溢出效应对创新效率影响的研究中,并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检验吸收能力对知识创新效率和产品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空间溢出效应在部分年份显著,省域间没有形成稳定的空间关联关系;空间溢出效应显著时,提升吸收能力对知识创新效率和产品创新效率均有促进作用;价值链溢出效应不显著或者存在负向影响,创新过程两阶段相对独立,此时提高吸收能力对知识创新效率和产品创新效率提高没有显著作用,甚至具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79.
本文先在水平性溢出、垂直性溢出相关方面对全球价值链下技术溢出路径进行简析,进而在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两个方面总结全球价值链下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最后在政府方面、企业方面以及综合政策策略相关基础上详细分析和阐述全球价值视角下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