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0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9篇
财政金融   8篇
工业经济   10篇
计划管理   69篇
经济学   109篇
综合类   82篇
贸易经济   211篇
农业经济   317篇
经济概况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甘肃省小杂粮生产优势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甘肃具有良好的生态条件和生产优势,适宜发展抗逆性强、市场潜力大的小杂粮作物。该文提出了发展壮大甘肃省小杂粮产业的对策:即区域种植,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大科技投入,推广优质专用高产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注重产品深加工,加强产后服务。  相似文献   
862.
有效提高粮食单产是保证粮食总产量最积极有效的途径。促进有机质更多地还田,不断保护和提升土壤质量,是最经济、有效、可持续的办法。同时还能达到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等多重目标。该文提出增加土壤有机质,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的举措。  相似文献   
863.
国际粮食形势及我国粮食生产潜在危机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几年世界谷物需求不断扩大,谷物库存不断减少,国际谷物价格快速上涨,粮食价格危机在全球快速蔓延。粮食出口国纷纷出台控制粮食出口政策,粮食进口国纷纷到国际市场抢购粮食。一些经济较贫困的国家因无力在国际市场抢购粮食,或无力通过财政补贴抑制国内粮食价格的快速上涨,而诱发社会动荡。尽管我国因有较充足的粮食库存,受国际粮食危机的冲击不大,但我国粮食安全仍存在潜在危机,还需采取强化耕地资源保护、水利设施和依靠科技等措施,确保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基本自给。  相似文献   
864.
中国粮食增产潜力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从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与提高粮食单产两方面,综合分析了影响我国粮食增产潜力的11个主要因素。研究结论认为:粮食单产依然是今后几年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最重要因素;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在逐年加强,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替代单产成为第一主要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有效灌溉面积、国家政策、农业劳动力素质、农业机械化水平、生物防控技术和化肥使用量等,也都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65.
目的 研究数字经济对粮食生产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在“双碳”目标下为中国粮食生产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找准减碳动能和路径提供参考。方法 文章基于2011—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粮食种植统计数据,运用碳排放系数法从化肥、农药使用等6个碳排放源测度碳排放水平,基于动态面板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对粮食生产碳排放的影响,进一步采用中介效应模型从“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视角考察其减碳机理。结果 (1)数字经济发展显著降低了粮食生产中的碳排放水平,数字经济每提高1%,粮食生产碳排放强度下降7.8%,经过稳健性检验结果仍然可信;(2)数字经济在粮食生产中的碳减排效应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一是在中东部地区、粮食主产区和产销平衡区其减碳作用更大也更显著,二是在地形平坦的平原的减碳效应明显大于土地禀赋稍差的山地、丘陵地区,三是2015年实施的化肥“零增长”政策显著强化了减碳效果;(3)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技术效应”和粮食种植规模化、专业化的“结构效应”,是数字经济削减粮食生产碳排放的重要作用机制。结论 作为新兴关键生产要素,数字经济快速延伸和渗透到粮食生产环节,可以有效提升粮食生产技术水平和种植规模化、专业化水平,进而推动粮食生产低碳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