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篇
财政金融   365篇
工业经济   215篇
计划管理   1239篇
经济学   866篇
综合类   783篇
运输经济   29篇
旅游经济   24篇
贸易经济   957篇
农业经济   102篇
经济概况   1303篇
信息产业经济   22篇
邮电经济   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451篇
  2013年   393篇
  2012年   444篇
  2011年   494篇
  2010年   508篇
  2009年   467篇
  2008年   450篇
  2007年   359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303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275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991.
本文评价了有关“非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提出并分析了“后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说明了这一观点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992.
毛泽东把哲学基本原理灵活运用于经济工作,倡导抓主要矛盾,正确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以生产力发展为中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进行经济建设;统筹兼顾,主从相宜,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长远与目前的关系;自力更生为主,大力发展民族经济,争取外援为辅,积极吸收外国的先进事物。  相似文献   
993.
邓晓芒 《开放时代》2002,4(2):74-81
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不能完全等同于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而应是高于这两个较为具体的问题的更一般的问题,即思维是“如何”与存在相关的问题。恩格斯反驳不可知论不需要形式逻辑三段论的大前提,我们在实践中的感性体验是一个终极的“明证性”的呈现。实践论的真理观是对符合真理论的扬弃,它立足于“直接真理论”。实践之所以能成为真理的标准,首先并不是由于它是主客观的中介,而是由于在主客观分化之前它本身就已经是真理的直接涌现。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实践观点中的现代性因素,它是我们今天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为崭新的现代哲学的一个生长点。  相似文献   
994.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完全体现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思想,把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与先进文化联系在一起,并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根本利益当作己任,从哲学的视角理解“三个代表”思想,会进一步把握思想精髓,提高落实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995.
生态哲学是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世界观,在人与自然关系中起着决定作用。人类发展过程中,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有三种世界观。反映在对自然的利用和保护上,则表现出不同的做法和结果。其中,“自然的人和人的自然”哲学观正在逐渐成为主流。文章就将三种世界观对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所产生的影响进行阐述,并就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观如何指导自然保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96.
在中国和其他各国,环境哲学像一轮旭日,在日益深重的环境危机中喷薄而出。这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环境哲学概述“哲学”是一个外来词,其英文为philosophy。它由“philo”和“sophy”这两个词根组成,前者的意思是“爱”,后者的意思是“智慧”,连起来说,哲学是一门爱智之学。这是西方的传统。中国哲学则特别重视情感的陶冶。“爱智”二字,按中国的传统来理解,环境哲学就是“爱”与“智”相结合的学问。智慧具有的力量,需要爱的热情来激发。很多环境问题的产生,不是因为我们不聪明,而是因为我们对环境缺乏爱心、感情淡漠。所以环境哲学…  相似文献   
997.
天人合一观     
环境哲学是研究和修养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源于中国古代,其思想特性是“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发展”,是我国生态伦理学构建的哲学基础。环境哲学是以人与环境关系为中心的基本的世界观,是研究和修养天人合一精神境界的学问。环境哲学的环境观认为,构成宇宙全体的万事万物均为天人合一体;环境科学的环境观认为,环境是人之外的周围事物,天人是二分的。没有环境哲学的环境观,环境科学是盲目的;没有环境科学的环境观,环境哲学是空洞的。环境哲学使人修养对待环境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的内容就是天人合一。环境的本体是天…  相似文献   
998.
《生产力研究》2008,(5):F0002-F0002
<正>宋冬林,1957年12月生,辽宁庄河人,长春税务学院院长。社会兼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九五"、"十五"、"十一五"规划应用经济学学科规划小组(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博士后流动站评审专家、国家留学人员项目评审专家、首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会议评审专家、  相似文献   
999.
当前,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中,对中国经济市场化取向进行哲学归因分析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从市场化取向改革政策的制定者(政府),到行为知觉的对象(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再到行为发生的情境实际(国情),通过哲学分析,预测未来中国市场化的发展趋向,探询前期改革成就的归因和后继改革的有效动机系统建立。  相似文献   
1000.
从稻盛和夫经营哲学与中国传统化中的天、家、义以及持续发展、修养、合作的观念上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的分析,得出学习、借鉴稻盛和夫经营哲学与中国传统化精华,是时代的需要;启发、影响中国当代的企业家形成中国的企业化,是企业的要求;推动稻盛和夫经营哲学与中国企业化的交流,是历史的重任三点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