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财政金融   11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现代公司财务治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71,自引:1,他引:70  
伍中信 《会计研究》2005,(10):13-18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促进了现代财务治理理论的发展。本文拟建立以财权配置为核心的现代财务治理理论体系。认为财务治理结构是财务治理研究的基本框架,其核心是财权配置,并从两个方面影响企业治理,其一是形成特定的财务结构(或资本结构),从结构上影响企业治理;其二是形成一种财务激励约束机制,从制度上影响企业治理。  相似文献
2.
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企业财权安排   总被引:47,自引:5,他引:42  
企业财权是企业所有权的核心内容,如何有效安排企业财权是企业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决策效率和持续发展。本文遵循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揭示企业财权安排的特征,明确各利益相关者应分享的企业财权,提出建立共同治理和相机治理相结合的企业财务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组织设计、管理控制系统与财权制度安排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37  
王斌  高晨 《会计研究》2003,(3):15-22
任何组织都离不开管理控制系统。有关盈利与非盈利组织的划分意义不大。对于盈利组织而言 ,其管理控制系统主要由经营控制与财务控制两大系统组成 ,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的企业组织 ,尤其是企业集团组织 ,财务控制系统的构建可能比经营控制系统的构建更为有效。结合国内外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系统特性分析 ,我们认为集权型财务控制体系及相应的财权安排 ,可能是我国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首选模式。  相似文献
4.
股权配置中心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新思路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李连华 《会计研究》2002,(10):43-47
公司治理结构经历了由经理层中心主义到股东会中心主义再到董事会中心主义三个发展阶段 ,但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为了提高对公司的治理效果 ,应转变治理理念 ,由强调治理主体转向重视治理客体 ,基于此 ,本文提出建立以财权配置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结构思想 ,并对各种财权的配置方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论企业财权配置——基于公司治理理论发展视角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传统的公司治理的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的“股东主权”治理论认为物质资本投入者应独享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 关注的是股东利益保护。在该理论影响下, 公司财务治理也主要关注的是股东和经营者的企业内部财权配置, 以解决委托人如何选择或设计最优合同来克服代理问题。本文认为随着公司治理理论由委托代理理论向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的发展, 现代企业的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应有平等机会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 企业的财权配置不仅仅是股东和经营者的企业内部财权配置, 而应扩展到包括外部利益相关者在内的外部财权配置, 以及为保证利益相关者财权配置实现的相机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现代企业财务治理结构论纲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财务治理结构是以财权为基本纽带,逐步确立出资人、董事会、经理人和企业财务人员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各主体在财权上相互约束、相互制衡的关系.在此定义基础上,将财务治理结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如何建立一套以财权为基础的财务理论体系;如何把握以财权为基础的财务运作体系;财务治理结构与法人治理结构的相机治理;如何建立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如何在不同的理财主体间配置财权,如如何实现财权的分层次管理、债权人对企业财务的相机治理.  相似文献
7.
企业集团财务治理基本要素具有不同于单一企业的特殊性,治理主体不仅表现为横向完整性,而且表现为纵向的层次性;治理的客体重点在于财权在母子公司、总分公司(事业部)间的纵向配置和分割;治理手段则主要体现为集团财务体制的构建以及集权和分权的把握.企业集团财务治理存在出资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两种层次,这两种治理层次内在关联、相互交织.以财务治理要素及治理层次的特征和要求来审视,我国中央企业(集团)财务治理存在诸多的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8.
企业财权与企业财务几个基本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企业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缔约形成的利益共同体。企业利益相关者因为对企业契约结构的不同理解和缔约要求所形成的利益冲突,要求对企业财权进行合理安排。通过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即企业财权主体之间财权契约的动态运行与优化,将剩余财务控制权和与之对应的剩余索取权在各主体之间进行分散对称安排,将可能达到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动态均衡状态并提高企业效率。本文在企业财权概念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财务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以期能够有助于企业财务理论从技术性向制度性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财务动态治理论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财务治理理论侧重于财务治理结构和权利分布状态等静态范畴的研究,而忽略了财务动态治理的专门研究.财务治理可分解为基于企业公平的财务静态治理和基于企业效率的财务动态治理,它在本质上是一个二元价值体系,在实践上表现为企业公平和效率的并行与平衡.财务动态治理是对传统财务治理的继承和超越,它是剩余公司治理的集中领域和公司动态治理的核心,其理论基础溯源于企业产权契约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理论和财务治理理论.以不完全合同中的完备部分和不完备部分为标准,财权可划分为通用财权和剩余财权.剩余财权配置是财务动态治理的核心,财务动态治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动态治理结构、治理机制和治理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0.
我国转移支付的效率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效率是评价转移支付的基本标准.我国目前的转移支付效率低下,转移支付规模不足、制度不完善、操作不规范.要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扩大GDP和财政资源总量、调整转移支付模式、规范转移支付操作行为以及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与法律制度体系,促进我国转移支付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