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2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赜琳  朱保华 《经济研究》2015,(3):4-17,114
本文构建了财政税收的实际经济周期(RBC)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周期特征及税收政策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1)引入财政收支冲击的RBC模型能够解释70%以上中国经济波动的特征事实,政府支出冲击加剧中国实体经济波动,而税收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不显著。(2)降低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的税率都能促进经济增长和带动资本和劳动的供给增加,降低劳动收入税率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增长,降低资本收入税率则起到抑制作用,调整劳动收入税率的政策效果更强。(3)资本收入税率与社会福利呈正相关和非对称性,劳动收入税率与社会福利呈负相关和非对称性,技术冲击和财政冲击的共同作用使得结构性税收调整政策的福利效应具有非对称性,两种税率的同向变动对社会福利具有放大作用,两者的反向变动对社会福利具有削弱作用。  相似文献   
2.
校准法的原理、应用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校准法越来越成为现代经济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在实际经济周期的研究中,但在国内对校准法的了解与应用尚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在介绍校准法基本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经济周期模型研究实例详细介绍了校准法的基本原理,并将校准法与计量法作了对比分析,最后指出了对校准法予以进一步完善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国外国有企业改制方式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私有化过程中,国有企业私有化方式主要有资产出售和股票发行两种,政府选择何种方式,主要受经济、政治和组织三类因素的影响,也就是受市场报酬、政治和法律环境以及公司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两个三角洲总体发展水平比较的基础上,具体从地理区位结构、积累结构、产业结构、资源配置结构、对外贸易结构和人口结构等方面比较分析这两个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共性与差异,考察两个区域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指出两个三角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结论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济波动与消费结构变迁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赜琳 《财经研究》2008,34(4):105-116
文章利用1981-2006年中国实际经济数据,实证研究了经济波动与消费结构变迁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一是各类消费品价格易变性普遍大于产出,且以住房、家庭用品和交通为代表的耐用品价格波动普遍小于以食品为代表的非耐用品价格波动;而消费量的易变性则相反,这一波动特征事实普遍存在于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则相反。二是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波动与居民消费结构变迁相互影响和促进,在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需要对消费需求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上海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0年以来的经济增长状况、能源供应总量与结构状况、能源消耗总量与分配情况及节能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构建计量模型时“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增长状况、能源需求状况以及结构分配状况进行了预测分析,以此来考察各产业单位产值能耗的发展趋势及其偏高的多方面原因,包括结构变化、能源利用效率以及能源紧缺的瓶颈效应,最后将上海与全国的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比较,并提出上海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产业结构区际贸易壁垒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别利用直接贸易流量和间接产业趋同两种分析方法考察我国三次产业的地方保护程度。一方面,利用中国投入产出表中的贸易及相关数据,运用边界效应模型分别考察了八大区域中的总贸易和三次产业地方保护程度,分析了生产规模、产品价格、区域位置及区间距离等因素对区际产业贸易的影响,测算边界效应值并运用区域贸易依存度进行了验证和区域分析。另一方面,通过计算产业地区集中度,考察1997-2005年期间地区产业结构的分布趋势,以此考察各产业贸易壁垒的趋势变化。研究发现,产业属性差异对区际贸易有一定阻碍作用,因此,根据产业结构特点制定和谐的贸易体制,尊重比较优势的差异化发展,降低区际贸易壁垒,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提升居民消费率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我国最终消费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居民消费率难以有效提升是导致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的关键。居民消费率难以提升具有极为复杂的原因,有必要从平衡投资与消费关系,积极促进就业,在提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基础上缓解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拓展消费领域与完善消费信贷,增强消费者的消费意识等方面入手,积极提升居民消费率。  相似文献   
9.
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的人口结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赜琳 《财经研究》2012,(12):38-50
文章从人口结构变化的角度,以长三角区域为考察对象,揭示了人口在年龄、文化、城乡、产业、失业、职业和性别等方面的结构变化演变特征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并利用1978-2010年面板数据探讨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的人口结构变化因素。研究发现,一是从总体上看,人口结构演变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对应,人口年龄结构、城乡结构、文化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化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了促进作用,人口职业结构变化则起到了阻碍作用;二是人口结构变化对不同省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大小存在差异;三是随着人口过快增长对生产力的压迫大大减轻,人口的结构性问题开始成为制约长三角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决策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在解决人口问题时,政府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实施有差别的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10.
消费需求不足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利用1978年以来相关经济数据,基于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的视角,总结归纳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消费演变的特征事实,并运用多变量脉冲响应函数,对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的暂时性增加对未来的经济增长可能产生抑制作用;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具有滞后效应,但其影响是正向的;CPI的持续上升不仅不利于居民消费增长,对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也会产生抑制作用;从长远来看,保持物价稳定、建立新的消费热点则是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