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2篇
工业经济   8篇
计划管理   52篇
经济学   44篇
综合类   49篇
旅游经济   5篇
贸易经济   68篇
农业经济   12篇
经济概况   9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指导文书、档案工作的核心理论,档案价值论在21世纪正面临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电子文件的大量出现带来了文件鉴定工作的困难,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用于指导文件鉴定工作的传统档案价值理论;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掘起给社会科学众多学科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和研究方向,也为档案价值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2.
考克斯与后现代理论都属于批判理论,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挑战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中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反对其给定的概念,追求人类解放。双方之间也存在巨大的差异:考克斯的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并在这一基础上寻求世界秩序的重构;而后现代理论的基础是法国后现代主义理论所依据的语言哲学,后现代理论反对任何重构的努力,认为任何重构的努力只会带来新专制与新束缚。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针对西方工业文明,以及现代性矛盾所进行的批判和深刻反思,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是对现代的认知的扬弃,是在目睹了西方工业社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给人们带来的诸多灾难的基础上产生的。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对我国当今现代化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詹明信在《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一书中,谈到后现代主义文化有如下几个特征:1、对主流文化的反动;2、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界限的模糊:3、剽窃的流行;4、主体之死;5、精神的分裂:6、历史感的丧失:等等。有人把以前些年流行的《大话西游》为代表的文化现象称之为“后现代主义文化现象”。我们不打算把这两者进行简单的比附,但是,我们可以把詹明信的分析作为我们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流行于美国文坛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对现代文学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采用新的叙事手段,用拼贴戏仿与反讽手法,关注历史和政治,注重与大众文化的结合,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共同写作特征,这使得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呈现出现代性批判的两面性特质.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文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于西方国家,是西方国家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导致的,也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形成新的社会经济结构体的结果。它是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继承和超越,因此,它不仅具有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也具自身独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万丽丽 《魅力中国》2009,(15):114-115
詹姆逊是二战后涌现出来的美国文学理论和文化理论批评家。本文旨在通过对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与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分析,研究其对西方社会经济和文化以及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作为后现代著名理论家的詹姆逊,对后现代主义从西马的角度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总体的分析.该文对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理论进行了梳理,并结合其批评实践对其后现代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者在颠覆主体后 ,却不能回避主体缺失所带来的种种问题 ,在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中 ,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对人的主体性重建的倾向。本文在简要回顾了西方哲学中主体性的发展历史后 ,主要分析了当前在反主体性浪潮中涌动着的这股重建潜流 ,这股潜流主要表现在怀疑论、肯定论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反主体性态度中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是现代性原则或现代化事业的一些消极后果开展深刻反思而形成的新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是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反映的是西方社会人们的精神世界与心理现实,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开始流行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