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53篇
  免费   570篇
  国内免费   293篇
财政金融   5313篇
工业经济   1812篇
计划管理   7171篇
经济学   10870篇
综合类   3370篇
运输经济   482篇
旅游经济   127篇
贸易经济   9445篇
农业经济   2726篇
经济概况   1142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64篇
邮电经济   116篇
  2024年   143篇
  2023年   754篇
  2022年   687篇
  2021年   970篇
  2020年   1062篇
  2019年   1226篇
  2018年   437篇
  2017年   988篇
  2016年   1224篇
  2015年   1958篇
  2014年   3924篇
  2013年   3002篇
  2012年   3597篇
  2011年   3866篇
  2010年   3639篇
  2009年   3643篇
  2008年   4165篇
  2007年   3411篇
  2006年   2755篇
  2005年   2658篇
  2004年   2313篇
  2003年   1948篇
  2002年   1045篇
  2001年   828篇
  2000年   668篇
  1999年   268篇
  1998年   232篇
  1997年   270篇
  1996年   243篇
  1995年   223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151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张小林 《活力》2023,(8):190-19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铁路行业发展规模也在逐步扩大,而推动铁路建设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运力支持,还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现代人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铁路运输的需求量也变得越来越大,所以加强铁路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针对铁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展开分析,并提出一些加快铁路建设进程的对策,如利用铁路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利用铁路建设带动当地服务业发展、利用铁路建设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等,希望以此来促进区域经济更好的发展,从而为当地居民生活提供便捷,并促进铁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出口退税是一种被各国普遍采用的税收制度。1985年,我国开始实施出口退税政策,这一政策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和外贸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合理确定出口商品的退税方式是当前生产制造型企业共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基于此,本文以MYYT公司为例,从出口方式、贸易方式、出口区域、风险管理等几个角度企业出口退税税收筹划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税收筹划改进措施,旨在为国内同类企业的出口退税税收筹划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新基建作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2015—2021年中国7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三种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新基建发展对城市产业结构水平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新基建发展能促进产业高级化水平,改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状态,提升产业合理化水平;新基建通过发展物联网和激励城市研发创新两种间接路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积极影响;新基建对产业结构水平的影响受到地方政府干预行为的调节作用,在地方政府合理的行政管理下,新基建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新基建发展对产业结构水平的提升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规模异质性,在中西部地区和大城市地区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构建两地区两部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跨省区人口城镇化迁移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理论机制,进而选择人口规模与降雨量分别作为工具变量,构建两类互相检验的工具变量模型实证研究,并从工具变量的外生性、必要性、弱工具变量风险以及估计结果的稳健性四个方面对实证结果做了合理性讨论.研究结论认为当城乡收入差距位于"倒U"理论拐点的右侧时,跨省区人口城镇化迁移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区域收敛,否则相反.环境的异质性影响了跨省区人口城镇化迁移与城乡收入差距区域收敛的关系效应,主要表现在:中部地区收敛效应大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发散,且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上升,跨省区人口城镇化迁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区域收敛效应减弱.  相似文献   
5.
待孵化的技术创业型企业同时具有概念性技术向差异化产品转化的高风险与产品异质性被认同后溢价评估的高收益特点,导致其投资者多处于隔岸观火却欲罢不能的的孵化投资矛盾中。对孵化资本实施有效的风险管控,成为吸引外部资本投入的关键。基于此,选择在可创概念选育与技术创业孵化领域探索出高成功率路径的概念证明中心、YCombinator和创新工场为研究案例,分析其在创业项目筛选、孵化资金运营等关键环节的风险管控方式,以期完善我国孵化资本管控理论、助力我国商业孵化器提高资金风险管控能力、促进外部资本投入。  相似文献   
6.
财政体制是影响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基础性制度。基于分税制财政体制特征,本文提出了一个“非对称财政收支分权”的概念性框架,利用全国市县级政府财政数据和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市县级政府非对称财政收支分权对当地企业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影响及内在逻辑。结果显示,非对称财政收支分权尤其是支出分权大于收入分权的负向非对称性会显著驱使本地企业在异地投资设立子公司。这一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和东部地区更加明显,且主要促进了资本的省内跨市流动。机制分析表明,企业所在地和投资目标地的财政收支分权差异通过市场投资环境从“推力”和“拉力”两方面共同驱使企业进行跨区域投资决策。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对称财政收支分权驱使的企业资本跨区域流动在短期内造成了企业非效率投资尤其是过度投资的增加以及资本回报率的下降,不利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升。在当前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本文的研究为建立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多省开始实施“强省会”战略,而“强省会”战略的创新效应尚不清晰。利用各省和省会城市以及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强省会”战略对全省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从知识溢出和吸收的视角分析了产业同构和教育资源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强省会”战略对区域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省会城市规模存在门槛效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强省会”战略对区域创新的作用增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强省会”战略存在明显的溢出效应,“强省会”战略不仅促进了省会对非省会的溢出效应,同时促进了非省会城市的创新能力。产业同构和非省会教育资源都可以强化“强省会”战略对区域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强省会”战略对东西部地区、非特大超大城市地区、创新领先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影响更大。研究结果对于各地依托“强省会”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国内大循环的主要动力,对于解决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深刻意义,而提升科技支出和人力资本水平是增强区域协调发展内在动能的重要方式。文章从经济发展、居民保障、资源环境三个维度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指标,实证分析财政科技支出对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在这一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与空间效应。结果显示:科技支出可以有效促进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人力资本对这一过程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科技支出主要通过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与优化资源环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各都市圈内促进效果不同;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力资本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对科技支出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调节作用具有边际效益递减特征。  相似文献   
9.
苗文龙  钟世和  周潮 《金融研究》2018,453(3):36-52
本文首先采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测算金融周期和12类行业的技术投入周期,进而采用交叉谱分析法和OLS法分析金融周期对行业技术周期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金融变量的周期具有异步性,各行业的技术投入周期具有明显差别;不同金融变量周期与行业技术投入周期之间存在不同的数量关联性,对不同的行业技术投入具有不同的影响作用;在繁荣阶段,金融市场和银行对各行业的技术投入都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但金融市场对高密度创新行业技术投入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银行对低密度稳定行业技术投入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在紧缩阶段,金融市场对高密度创新行业技术投入的紧缩效应更为剧烈,银行却对低密度稳定行业的技术投资下行起到缓解作用。根据这些事实和规律,可以引导利用各金融变量对具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强化技术投资助推作用,提升经济结构优化效率。  相似文献   
10.
《宁波通讯》2020,(7):34-35
风从海上来,潮涌长三角。自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宁波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开放建设已初见成效:外贸发展再上新台阶,双向国际投资稳步推进,开放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开放制度环境不断提升。但是,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中美战略博弈、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以及中西部地区加快开发、区域中心城市竞争加剧等形势下,宁波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的传统竞争力有所减弱,面临高能级的对外开放平台缺乏、对外开放结构不够完善、重点开发区能级不高、对国际高端要素吸引力不足等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