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4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0篇
财政金融   345篇
工业经济   51篇
计划管理   437篇
经济学   786篇
综合类   278篇
运输经济   14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530篇
农业经济   2102篇
经济概况   799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1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325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399篇
  2008年   367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38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利用2002—2014 年中国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基于空间杜宾计量模型(SDM)实证分析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农业劳动力稀缺的背景下,老龄化虽然加剧了本地农业劳动供给的不足,但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诱致性技术变迁,推动了农业现代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而且老龄劳动力较高的农业生产专注度和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使得其对农业产出具有正向直接影响;同时,由于劳动力的流动性,其他地区老龄化的加剧也加深了本地劳动供给的不足,但表现为正的溢出效应。因此,应通过区域协同发展来提高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3.
自从1978年的农村土地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市场出现了多种经营形式,传统的严格完全公有的农地产权制度开始发生变化。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的思路着重分析了我国“两田制”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最后得出结论:我国农地产权模式的变迁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民、经济组织、政府等利益主体在特定约束条件下最优化各自目标函数而努力谋求最小交易成本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每一次土地制度、赋税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的较大规模变革,都是同步配套进行的,有其相互关联性和一般规律性.新中国成立后,在城乡对立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中,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和农村行政管理体制自成一体,封闭运行,城乡差别日益扩大,同时附带了明显的"外部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新的农村政策导向和农村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正在促使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由农村农业、城市工业的二元结构向城市、小城镇、乡村多种产业组合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并存的三元结构转换,终将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和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必须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要求,进行一次最彻底的整体性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5.
6.
7.
扩张作为地产中介企业的一个发展战略,在这两年表现得如火如荼。全国各地不少房地产中介公司,快马加鞭进军抢占市场份额,无论是区域内还是全国性的战略。这种扩张不单是规模经营上的扩张,更是公司品牌上的扩张。这一状态从今春以来有了变化,来自上海的权威数据显示,上海房地产市场一手住宅成交量从3月开始就一路下滑,至8月份成交量萎缩接近80%。  相似文献   
8.
农地非农化中农地发展权定位与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农地非农化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有可或缺的农地发展权理念,因此,我国农地发展权的定位必须充分考虑农民权益尤其是失地农民权益问题,过速地农地非农化产生的内在原因,即由于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缺乏农地发展权这样一种产权安排而使得农地用途变衙巨大的土地增值分配混乱,引起土地权利相关主体的无序争夺,导致失地农民权益损失巨大.而基于农地发展权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依据农地产权进行补偿,即可以保证失地农民的利益,又可以使农地车肜之后的巨大土地价差有了合理的解释,引起诸多争议的土地增值问题也可以通过公平合理的分配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9.
农地城市流转的选择价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目的:以武汉市为例,对农地城市流转的选择价值进行估算.研究方法:模型假设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农地城市流转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逆性和流转时间延迟性三个特征,因此农地具有选择价值.科学评估农地资源的选择价值,将其纳入流转成本核算体系,能够弥补市场机制作用的不足给农地城市流转决策带来的影响,减缓城市边缘区农地非农化的速度.研究结论: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农地流转为其他不同用途土地的选择价值,拥有一期选择权的农地流转开发为综合用地的选择价值为33.31元/m2,流转为商业用地的选择价值为43.90元/m2,流转为居住用地的选择价值为34.72元/m2,流转为工业用地的选择价值为15.83元/m2.  相似文献   
10.
《财经文摘》2008,(8):11-11
近年来由农地流转引发的个案较为突出、尖锐,群体性事件日增,社会矛盾日炽。2008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后,黑龙江富锦、江苏宜兴及陕西三门峡库区等地农民先后以群体而起的形式,单方面宣布收回“本属于”自己的土地所有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