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6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28篇
财政金融   321篇
工业经济   103篇
计划管理   450篇
经济学   861篇
综合类   311篇
运输经济   4篇
旅游经济   11篇
贸易经济   627篇
农业经济   223篇
经济概况   672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73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预期寿命延长和医疗条件持续改善,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其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亟待深入探究。文章基于要素禀赋视角,利用2000—201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再次检验人口老龄化对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水平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能通过促进整个社会要素禀赋质量提升和结构改善两条路径推动技术创新;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给技术创新带来的积极影响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2.
刘蕴珂 《中国经贸》2023,(21):78-80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而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我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中国能否通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顺利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实体经济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能否顺利完成。我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世界第一,并且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大国的名号当之无愧。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一直存在核心技术短板明显,产业链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不足的问题,如何从“微笑曲线”上低附加值的制造端走向高附加值的研发端、销售端,是当前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4.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是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 本文通过构建涵盖资源依赖、制度安排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理论模型分析其内在关系并提出假 说,运用2000-2016年全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与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三者之间的影 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资源依赖程度越高,越不利于本地区创新能力提升;(2)有效率的制度安排对区域创新能力有正向促进作用;(3)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本地区 资源依赖程度越高,越抑制周边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有效的制度安排能助推周边地区创新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5.
在产品质量供需结构错位的背景下, 本文采用质量内生决定模型, 基于2015~2017 年制造业进口商品贸易指数的月度数据, 测算了中国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层面的产品质量需求, 并对其质量供需结构进行差异性分析。研究发现: 整体层面, 消费者对制造业细分行业的产品质量需求分别呈现“正U型” 和“倒U型” 结构, 长期呈现周期性变动, 整体趋势稳定增长。行业层面, 消费者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质量需求呈多层级, 资源密集型行业的质量需求一般、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质量需求高。企业质量供给能力整体落后于质量需求, 仅4个行业处于低水平供需平衡, 存在较大的进口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7.
甘立双 《价值工程》2019,38(3):154-156
合作研发组织间的相互资源依赖既是确保合作稳定的保障,也是衡量价值创造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首先运用演化博弈的方法来析出合作研发资源依赖的影响因素;然后以华为和东风的合作研发为例,探讨隔离机制在资源依赖演化过程中的作用;并在此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基于隔离机制的合作研发资源依赖演化路径模型。该研究揭示了隔离机制在结构依赖向过程依赖演进中的决定性作用,创造性的将结构依赖与过程依赖放在同一模型中,进一步丰富了资源依赖理论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8.
立足于相关文献研究,通过对京津冀三地劳动力要素差异、自然条件差异、交通运输水平差异和技术创新水平差异进行研究,从而确定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的产业选择方向。北京相比于天津和河北而言,在教育资源和尖端科技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天津在工业制造和港口航运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河北省在自然条件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三地应该结合自身的比较优势,发展各自的优势产业,通过合理的产业分工来实现真正的协同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科学选择主导产业,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合理配置资源是加快产业转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10.
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禀赋差异与农村经济相对贫困缓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以缓解相对贫困为重点的后扶贫时代,农村经济相对贫困问题仍不容忽视。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桥梁,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有序衔接具有重要作用。文章讨论的核心议题是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如何缓解农村经济相对贫困,并尝试建立了“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禀赋差异缩小——农村经济相对贫困缓解”的理论分析框架。为此,文章首先对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影响农村经济相对贫困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利用2750份河南省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对农村经济相对贫困的影响,并通过替代核心自变量和变更样本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运用PSM模型和IVProbit模型以及ERM模型进行内生性讨论,最后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对其作用机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对农村经济相对贫困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缓解了农村经济相对贫困。考虑内生性后,结论仍具有稳健性。进一步的机制验证发现,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通过缩小劳动力禀赋差异和技术禀赋差异,缓解农村经济相对贫困,劳动力禀赋差异缩小和技术禀赋差异缩小的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21.22%和7.36%。可见,应将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供需体系纳入农户相对贫困治理机制考虑范畴,引导农户从传统家庭化生产转向现代社会化生产,扩大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范围;同时完善就业服务等相关配套体系以吸纳释放的弱劳动力,促进农户收入增长,缓解农村经济相对贫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