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1篇
工业经济   52篇
计划管理   89篇
经济学   31篇
综合类   23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91篇
农业经济   13篇
经济概况   144篇
邮电经济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志勇 《商周刊》2015,(7):70-71
3月10日,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和搜狐教育联合举行第二次"教育跨界尖峰对话"。两位论坛成员周洪宇、张志勇和著名文化学者丁东围绕"上学这件事,如何能快乐"展开了精彩对话。以下为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的发言。  相似文献   
2.
“在最新一轮宏观经济调控中,中央政府采取的是‘点刹车’,不是‘急刹车’,然而在‘点刹’过程中,民营企业受到的冲击非常大。”6月5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教授在首届“民营资本与城市经济论坛”上这样说。  相似文献   
3.
张志勇  蒲国蓉 《经济师》2004,(11):285-285
GDP的内容可以分成私人支出和政府支出 ,而后者反映了居民总体的意愿选择 ,也就包含了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等方面的要求。对我国转型期而言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拓宽居民表达意愿的途径 ,可以更好地实现公共选择 ,提高经济福利。  相似文献   
4.
地域的空间分布,使黑龙江的农民与大海世代隔绝。我国海岸线长达1.8万多公里,而华夏境内的人口达12亿之多。每一个地域上生活的人们都应该有受益于海洋的机会和权利。以黑土换海滩,“缩短”黑土地与海洋的空间距离,这一设想并不是出于对资源渴求的不平衡心理,而是对在96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如何充分、合理、有效地分配和利用土地资源的一种思考。前不久,山西省昔阳县在齐齐哈尔市龙江县购买了一块大面积的优质耕地的使用权。昔阳县地处丘陵地区,为了耕地曾经开山造田。大寨人开挖梯田曾是一个时代精神的象征。对良田沃野的渴望,促使…  相似文献   
5.
6.
我国各地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形式是在企业、工业园和省市三个不同层次上构建生态链条,重点是废弃物的资源化,目的在于解决资源环境问题;而对于循环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替代模式,即从生产过程的源头就采用可再生资源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替代的研究甚少。吉林省应该以优势玉米为基础替代石油生产生物化工材料和生物能源,以“资源替代”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张志勇  黎忠诚 《物流技术》2007,26(7):131-133
1前言 美军在加强军事物流系统建设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其它物流资源。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充分利用民用物流资源,如借鉴商业经营方法、利用民用的运输力量及直接获取次要的战争物资等等。如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征用、租用了大量的运输工具向作战地区运送作战物资。  相似文献   
8.
张志勇  黎忠诚 《物流技术》2007,26(9):127-129
1引言基于配送的军事物流系统的运作都是围绕军事用户的物资需求而进行的,因此,为军事用户提供满意的物资保障服务是基于配送的军事物流系统运作的目标。这种保障方式称之为配送式保障。配送式保障的核心是根据精确预测军事用户的物资需求,通过实时获取物资信息,灵活调整军事物流资源实体  相似文献   
9.
<正>客户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没有客户资源,企业就丧失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市场竞争的焦点从产品、服务向客户转移,客户导向的竞争成为新趋  相似文献   
10.
中小企业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市场经济必须是信用经济信用一般是指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产生于货币借贷和商品交易时赊销或预付等经济活动中。信用的内涵是指一种建立在以授信人(债权人)对受信人(债务人)在特定期限内付款或还款承诺的信任基础上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债务人无须付现即可取得商品或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可延伸为能履约而取得的信任和对交易合法权益的尊重与维护。信用体系则是以市场交易人为主体的基础信用,以法律制度、国际惯例和商业习惯为主导的制度信用以及以政府监管为主的监督信用等构成的相互关联的信用系统。我国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