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22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城乡建设用地的双轨制和市场分割 我国城市市区的建设用地、农村和城市郊区依法征用后新增的建设用地等,属于国家所有;城市市区以外以及法律规定由国家所有土地以外的农民宅基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集体经济组织的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民住宅用地等,一般使用的是集体所有土地;而城市企业、城市居民等进行建设必须使用国有土地,需要占用集体土地的,必须先由国家通过土地征用将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后再出让或划拨给土地使用者使用.这样,以二元的土地所有制为基础,与城乡企业、居民身份相挂钩,长期依赖城乡分割管理的路径,我国形成了典型的城乡建设用地双轨制.  相似文献   
2.
2003年3月1日<农村土地承包法>正式实施,改变了长期以来主要依靠政策规定、合同约定的方法界定和规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状况,从土地承包、土地流转、土地调整等环节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做了明确规定,标志着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了直接的法律保护,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3.
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已使越来越多的土地资源得到市场化配置的机会.不过,在土地市场开放和土地利用用途管制的双重背景下,国家、集体和城乡居民个人土地财产的不平等待遇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不公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并日显突出.……  相似文献   
4.
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本文分析了土地股份合作制产生的具体诱因、制度创新特征和后果,认为土地股份合作制是在特定条件下主要由土地增值收益所诱致的、一种过渡性的制度安排。土地股份合作制以股份化和合作化的形式实现了组织和管理形式上的一体化,以股份化的收益分配形式满足了社区内的多重需要以及将市场风险分散化,在一体化的基础上以决策权的集中化实现了对土地增值收益等各类潜在收益最大程度的挖掘和集体分享。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实践从一个角度说明,改革现行农地征用制度,保障农民参与分享农地转用过程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已经成为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5.
土地制度变迁与土地承包权物权化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1  
  相似文献   
6.
我国企业制度演变中的城市土地制度变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详细分析了建国以来城市土地制度从国有划拨制到出发制和租凭制这一制度变迁过程中,企业制度演变对城市土地制度变迁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城市土地市化处置面临的困难和各种处主式的特点和产权制度基础。认为企业制度变迁是引致我国城市土地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外生条件,与土地国有制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土地使用包括划拨制、出让制和租赁制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完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就必须在法律上严格规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在农村土地权益对农业转移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突显而人口迁移又反过来影响其在农村土地权益处置的现实背景下,研究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土地权益的性别差异以及迁移行为对土地权益处置影响的性别差异,为制度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利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2017年339个城市或地区数据分析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土地权益的性别差异,构建Logit模型从微观个体的视角分析农业转移人口的迁移对其农村土地权益处置的影响及性别差异。研究结果:(1)女性农业转移人口的迁移对承包地是否自行耕种的影响比男性更大,主要是在婚姻中的女性迁移影响显著强于男性;(2)女性农业转移人口的迁移对承包地是否转租的影响比男性略强,东部和中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迁移时间的影响显著而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影响则不显著。研究结论:与男性相比,女性的农村土地权益保障较弱,但是女性的非农迁移对其家庭农村土地权益流转的影响较强。  相似文献   
8.
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每年有大量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然而,由于现行农地转用制度不合理、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诸多原因,在农地转用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失去土地后成为无地、无业、无社会保障的“三无”农民。据统计,在1987—2002年问,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共334.7万公顷,按农村人均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改革主要涉及几个大的方面: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农村合作组织、县乡体制改革。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有,农民集体土地和农户承包土地的确权问题、如何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权市场、如何巩固和加强基本经营制度、如何发展专业农户和农业合作、如何改革农村金融和发展农业保险、如何进行县  相似文献   
10.
市场开放程序的不平等,决定了市场待遇的不平等,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目前所承受的,正是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待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