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8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预算会计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转变职能的需要,进而达到实现公共资源优化配置、控制财政支出、有效评价政府效绩、防范风险和提高政府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必须挖掘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2.
一、传统预算与绩效预算的比较就使用范围而言,当前政府预算管理主要应用投入型预算管理模式,其基本特点是:支出控制者(如立法机构、财政部门)要求支出部门制定详细周密的预算以及定额体系,并限制部门管理者的权利和灵活度,严格监督和控制其行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来临,绩效预算改革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加强公共财务管理、进而实现绩效性受托责任的必然选择。而政府会计的确认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阳迅  陈靓 《辽宁经济》2004,(6):31-31
一、国有企业年薪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我国从1992年开始,在北京、上海,深圳、四川等省市进行了年薪制的试点工作,并于1994年拟定了《企业经营者年薪制试行办法》。截至2002年,试点国有企业达7400余户。从各地试点的情况看,年薪制并没有成为解决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问题疑难杂症的灵丹妙药,恰恰相反.年薪制在我国国企改革中的脚步因实施过程中的重重困难而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不断深入,绩效预算改革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加强公共财政管理、进而实现绩效性受托责任的必然选择.而会计确认基础作为一种系统规范政府会计信息生产和传递过程的重要制度,往往会随着制度环境,特别是预算管理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同时也为财政预算改革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因此,研究当前绩效预算改革对会计确认基础的影响,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预算执行评价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预算的特点及与收付实现制确认基础的适应性,然后探讨了绩效预算导入后会计确认基础改变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会计利润评价指标的缺陷进行了剖析,阐述了新经济时代企业业绩评价核心指标的特点,引入经济增加值 EVA作为企业业绩评价的核心指标,并对 EVA 指标运用于企业业绩评价的优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一、人力资本产权与内部会计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有利于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然而,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内部会计控制失效成为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根源,发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失效的实质是对人力资源贡献的一种"报酬机制",是人力资本所有者无法争取剩余索取权时的一种扭曲的实现形式.而产权明晰是现代企业提高其经济效率的一个关键所在,忽视人力资本产权是我国企业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也是引起内部会计控制失效的实质,因此,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特别是改革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是企业改革向前推进的重要内容.明晰的人力资本产权实质就是承认人力资本产权与物力资本产权一样享有企业的所有权以及承担相应的风险.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深化人力资本产权是提高内部会计控制效率的根本途径.反过来,内部会计控制能协调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力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冲突,使双方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从而深化人力资本产权,保证现代企业制度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现有企业的并购动因理论进行回顾,并探讨了期权在企业并购中的运用,认为期权价值是影响企业并购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年薪制问题的解决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机制的设计是建立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国企改革过程中的关键点。经营者年薪制从试点至今已有10余年,但实际成效甚微,许多国有企业仍在固守传统体制框架下的分配制度。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缺陷已成为改制中的“瓶颈”。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和运行ERP,上市公司应从内部会计控制理念、模式、方法、环境4个方面进行创新,进而找到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浅谈企业集团税务筹划业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企业集团税务筹划的基本原则 (1)成本效益原则.即在业绩评价方法选择过程中花费的成本应以业绩评价产生的效益为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