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9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22篇
综合类   8篇
贸易经济   19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国际原油价格在今年上半年累创新高,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已经达到40%,作为国际原油进口的中国国有石油企业面临着国内与国外两个不同的石油市场体系,在国际石油衍生品市场常有失手。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石油企业的各种石油进口风险环节,针对目前的国有石油企业自身和社会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国有石油企业应该通过整合国内与国际市场达到提升自身的经营业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5.
该文基于理性经济人批判,提出符合时代要求与社会进步的“国家理性行为体”假说,即假设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国家行为必须要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综合权衡全体国民短、中、长期的利益需求及其可获得性,以均衡、稳定与可持续地增进全体国民福利最大化为目的。  相似文献   
6.
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构建一个包含金融部门的内生增长模型,本文考察了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利用中国省际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市场化改革后,中国的金融发展通过提高研发产出效率和技术吸收能力促进了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两种作用机制的比较研究发现,金融发展通过自主研发促进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但通过提高本国技术吸收能力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较为显著.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外商直接投资比进口贸易有更强的技术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中国城镇居民1980-2007年的数据,检验了影响居民储蓄行为的三类动机,即生命周期动机、遗赠动机和预防性动机。结果发现这三类储蓄动机都对中国城镇居民的储蓄行为产生影响,其中生命周期储蓄动机是解释中国居民高储蓄率的重要原因,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导致整个社会的遗赠储蓄增加,引起总消费不振。此外,由于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中国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也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运用计量方法,对湖南省的加工贸易与县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湖南省县域加工贸易额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能带动县域经济上升0.01%.而由于湖南省县城加工贸易起步较晚、规模偏小、技术水平不高等诸多原因,其对县域经济的促进作用相比于全国和我国东部较发达地区仍然偏小.  相似文献   
9.
该文基于理性经济人批判,提出符合时代要求与社会进步的"国家理性行为体"假说,即假设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国家行为必须要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综合权衡全体国民短、中、长期的利益需求及其可获得性,以均衡、稳定与可持续地增进全体国民福利最大化为目的。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基于对湖南省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农民工返乡创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内陆县域(农村)经济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意义重大.但是,由于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原因,导致农民工返乡创业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困难.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科学引导和扶助农民工返乡创业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