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16篇
计划管理   8篇
经济学   43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12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五”期间,我国各项经济指标都完成较好,但环境指标基本没有完成。为了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我国“十一五”规划要求应实现如下约束性目标:2010年比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个任务极其艰巨。为了有效地完成这一目标,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生态补偿机制,提高我国生态补偿的效力、效果和效率就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于解决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跨区、跨界污染是造成我国环境保护目标难以实现的重…  相似文献   
2.
制度互补与电力市场化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电力改革选择了从发电环节的改革开始,经重组国家电力公司、实行厂网分离,到实行电价改革的渐进式策略。这一策略虽然因其速度缓慢、终端用户无法分享改革利益而备受批评,但它使社会付出了较低的“无序成本”。随着供求关系的缓解.电力产业应强化制度互补作用,尽快改变改革在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各个环节之间进展不平衡的状况,着力实现配电和售电分离。在售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探索与市场化改革相适应的监管体制和交易方式,解决电源结构不合理、电力发电输电配电效率低、负外部性等深层次问题,最终建立有效监管的电力市场.使市场在电力资源的配置上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际需求变化的特点是发达经济体的需求相对下降、新兴经济体需求相对上升。对中国产业外部需求而言,发达经济体的需求仍居于主导地位,但重要性程度有所降低,而来自新兴经济体的需求则呈快速增长态势。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了国际需求向新兴经济体转变的步伐.但发达经济体需求的下降很难直接由新兴经济体需求的扩张来弥补.中国产业外部需求条件在一定时间内将呈恶化状态。这给中国产业发展既带来直接的威胁,又展带来潜在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业增长的性质:资本驱动或资源驱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可以分为资源驱动、劳动驱动、资本驱动和技术驱动等不同的形式,大多数研究认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属于资本驱动型。但这个结论是在排除了资源环境因素影响后得出的。本文在纳入资源环境因素后,对影响工业增长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资源环境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大大高于资本的贡献,我国的工业增长仍属于资源驱动型。我国工业增长的这种性质决定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性质还没有完全摆脱资源驱动型的特征。这一特征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对宏观经济政策包及宏观调控方式的选择都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新动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重要的变化,是大型跨国公司投资额的增加。我国正成为跨国公司全球角逐的主战场。全球最大新兴帝国─—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新任首席执行官瓦格纳曾说:“全球化正在改变着汽车工业,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如果你没有亚洲战略,那么你将无法全球化;如果你没有中国战略,你就不可能有亚洲战略。”随着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增多,其经营活动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 跨国公司追加在我国的投资。我国巨大的正在发展的市场和经济的逐步回升,为跨国公司提供了极好的施展其本领的舞台,出于全球战略…  相似文献   
6.
检验认证行业是支撑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行业,对于保障产品安全、提高产品质量和维护国内外贸易秩序具有重要作用,对提高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具有重大意义。由第三方进行检验认证活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检验认证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国际上,检验认证行业发展主要有两种基本模式,分别是市场推动的发展模式和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我国检验认证行业发展属于后者。近年来,随着大量国有机构的转制以及民营和外资机构的快速发展,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我国的检验认证行业发展方式和监管机制有了很大转变。为顺应这种转变,应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切实完善政府监管和市场服务,增强我国检验认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系统分析制造业数字化影响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理论机制,并利用2000—2019年全球42个经济体制造业面板数据,对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源自国内的制造业数字化能够显著促进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源自国外的制造业数字化会抑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国内数字化投入可以通过效率提升效应促进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因此,建议全方位推进数字产业化进程,加大研发力度、突破技术瓶颈和障碍,加强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重视产业数字化来源的影响,充分发挥源自国内的数字化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效应,逐步降低产业数字化过程中对国际数字产业资源的依赖,提升产业数字化转型效率。研究结论对中国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制造强国目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业增长的性质:资本驱动或资源驱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增长可以分为资源驱动、劳动驱动、资本驱动和技术驱动等不同的形式,大多数研究认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属于资本驱动型。但这个结论是在排除了资源环境因素影响后得出的。本文在纳入资源环境因素后,对影响工业增长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资源环境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大大高于资本的贡献,我国的工业增长仍属于资源驱动型。我国工业增长的这种性质决定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性质还没有完全摆脱资源驱动型的特征。这一特征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对宏观经济政策包及宏观调控方式的选择都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于民营企业的范围界定,我国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人们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营企业是指除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企业的统称,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甚至乡镇企业、集体企业等。狭义的民营企业仅指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而在广义和狭义之间,还有许多不同的定义。本文的民营企业主要是指狭义上的民营企业。①一、“十五”期间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成就“十五”期间,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②(一)总体规模不…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