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4篇
农业经济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河北坝上地区指张家口市北部四县、承德市北部两县 ,地处华北平原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带 ,海拔在 130 0米以上 ,生态环境脆弱 ,地理气候条件恶劣 ,是贫困地区。改革开放及后来实施的扶贫开发政策 ,加快了这一地区的发展步伐。特别是自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 ,更是加大了对这一地区的扶持力度 ,采取了扶贫项目到户、扶贫资金到户、扶贫措施到户、扶贫效益到户的扶持方式 ,使贫困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贫困户的温饱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但是由于受自然、社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脱贫标准很低 ,解决温饱不稳定 ,据统计…  相似文献   
2.
“人均纯收入”指标是现阶段用于衡量我国人口年平均经济收人水平的经济统计指标,也是用于尺衡量农村贫困地区农村人口年平均经济收入水平的经济统计指标。在一定温饱标准的情况下,这一指标又是农村贫困地区温饱水平界定的综合性经济指标,(如人均纯收人人民币637元为2003年温饱线指标标准界定值)。笔者认为,在一定范围内(县、乡、村)用“人均纯收入”这一指标作为说明温饱(脱贫)程度的综合性经济指标,显然有它的缺陷性。为弥补这一缺陷,现提出增设“农村贫困地区温饱覆盖率”指标,愿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农村贫困地区经“八七”扶贫攻坚,农村贫困人口从1992年的706万减少到2002年的283万人(其中返贫人口57万),经过11年时间,初步解决温饱人口423万,占贫困人口的59.9%。剩余的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是今后扶贫开发中难啃的“骨头”。在初步解决温饱人口群中还有243万人处于温饱线边缘,温饱很不稳定。除贫困县以外,全省农村仍有70多万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贫困状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处于返贫边缘。  相似文献   
4.
选准扶贫项目搞好扶贫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扶贫项目是贫困和返贫人口增收,稳定解决贫困地区农民温饱,加速实现扶贫开发战略目标的核心内容和载体,选准扶贫项目关系到反贫困和反返贫的成败,是加速实现扶贫开发战略目标、发展当地经济的关键。因此,必须从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发挥当地各种资源的优势,准确地确定近期扶贫项目。本文在对河北省贫困地区实际情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选准近期扶贫项目问题提出如下构想和建议,以供参考。一、加强以水利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河北省贫困地区加速解决返贫问题,首先必须解决水的问题。河北省是我国水资源最贫乏的省区之…  相似文献   
5.
建立有效的扶贫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初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战略目标,一是解决“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尚未解决的极少数人口温饱问题,二是解决“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初步解决温饱但尚不稳定的人口的温饱问题,即返贫问题。 反“返贫”既是中国21世纪初扶贫开发战略目标之一,又是河北省农村21世纪初扶贫开发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其重要程度,并不亚于通过不懈努力实现基本温饱和全面实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规定的指标和期限。河北省现有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16万人,返贫人口310.9万人,对这两部分难啃的“骨头”,省政府和全社会要下大力气,动真功夫,解决他们的温饱和返贫问题。所以,为限期实现省扶贫开发战略目标,有必要建立实现扶贫开发战略目标的扶贫保障体系。本文根据河北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