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80篇
  免费   962篇
  国内免费   115篇
财政金融   4358篇
工业经济   2475篇
计划管理   7890篇
经济学   6709篇
综合类   3608篇
运输经济   280篇
旅游经济   255篇
贸易经济   4359篇
农业经济   2379篇
经济概况   5452篇
信息产业经济   4篇
邮电经济   88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285篇
  2022年   716篇
  2021年   1091篇
  2020年   982篇
  2019年   593篇
  2018年   564篇
  2017年   914篇
  2016年   679篇
  2015年   957篇
  2014年   1300篇
  2013年   1901篇
  2012年   2926篇
  2011年   4201篇
  2010年   3993篇
  2009年   2615篇
  2008年   2770篇
  2007年   2510篇
  2006年   2700篇
  2005年   2514篇
  2004年   733篇
  2003年   668篇
  2002年   608篇
  2001年   537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197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2.
[目的]粮食安全的根本是在耕地,关键在于耕地质量。目前新增耕地主要源于土地开发项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复垦项目等,这些新增耕地需要对其开展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工作,了解新增耕地的质量状况,分析其空间特征,这对落实国家耕地保护制度、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等具有重要作用。[方法]文章以南方典型丘陵区域——江西省宜春市作为研究区域,在新增耕地质量评价的基础上,运用地统计学、景观生态学、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宜春市新增耕地质量的空间特征,掌握耕地质量等别的分布规律,了解耕地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的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政策提供依据。[结果](1)Moran′s I值结果表明宜春市2014年新增耕地利用质量在空间分布上的空间自相关性最强,而耕地自然质量空间自相关性最弱。(2)景观破碎度指数结果表明优、高等别的新增耕地质量破碎度大于中、低等别的; 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新增耕地质量多样性指数比较大; 优势度指数结果表明新增耕地质量等别优势度指数比较小,与多样性指数结果相呼应; 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新增耕地质量等别均匀度指数相差不大,新增耕地质量等别比较均匀。(3)质心结果表明2013—2014年间宜春市新增耕地质量的格局整体上是向西南方向变化。[结论]宜春市新增耕地质量不高; 新增耕地的利用水平差异性较小,自然本底状况差异较大; 新增耕地质量等别类型多,各质量等别类型耕地均有增加,耕地质量参差不齐,较高等地的新增耕地相对低等地而言更破碎化; 新增耕地的开发格局向着西南方向移动; 该研究为南方丘陵区的新增耕地保护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客观揭示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机制,为科学推进川西北高原藏区精准扶贫创新途径、综合战略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治藏方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地理探测器模型、GIS空间分析与地统计方法等方法,探测川西北高原藏区贫困村单位面积GDP分异的主导因素,揭示农村贫困化分异机制,提出不同贫困化地域类型的扶贫政策措施。[结果]影响川西北高原藏区农村贫困化分异的主导因素包括到主要交通道路距离、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土地利用、年均温度和海拔高程等,各因素对贫困村经济发展分异的解释力分别为80. 76%、12. 82%、8. 82%、5. 45%和3. 96%;贫困村经济发展贫困化的分异机制存在明显差异,可归纳为交通区位约束型、自然环境约束型和经济区位约束型等三大类型;农村贫困化驱动机制下的贫困村精准扶贫政策措施亟需因地制宜、科学推进、讲求实效,有序推进精准扶贫战略。[结论]精准扶贫应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尤其加强贫困村交通、水利、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农牧业产业培植,注重多种扶贫模式的综合集成。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短视频平台之一快手头部主播直播带货推广项目的案例和数据分析为基础,构建解释快手直播电商经济底层逻辑的社会学机制模型.提出快手直播电商经济背后的3种社会学机制:关键影响者逻辑、身份认同逻辑和社会网络逻辑.通过LDA文档主题生成模型将快手主播的直播语义字段进行文档主题生成归类,发现情感因素和理性因素词交互影响受众的购买决策,它背后的社会学作用机制是关键影响者逻辑和身份认同逻辑.2020年快手直播电商半年交易额已达1044亿元,理解快手直播背后的影响机制,能够持续优化推广模型,在互联网流量广告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小洁  聂文洁  刘鹏程 《财经研究》2021,47(10):110-124
探究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助力人口转变升级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文章置身中国具体情境,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CGSS2017),从信息成本视角和家庭代际视角两个维度考察互联网使用对个体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使用频率越高的个体,其生育意愿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已育史对于互联网使用频率影响个体再育意愿存在负向调节效应,对于已育个体而言,上网频率越高对再育意愿的抑制作用越加显著;代际"数字鸿沟"对于互联网使用频率影响个体生育意愿也存在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当子代和父辈存在较大的代际"数字鸿沟"时,对于互联网使用频繁的个体,父辈沿袭下来的传统育儿经验和子代通过网络获取的育儿知识相冲突可能会引致更多的家庭矛盾,进而抑制个体生育意愿.反之,当代际"数字鸿沟"较小时,互联网使用频率对个体生育意愿的抑制效应亦有所减弱.文章的发现对于提升个体生育意愿以及生育率的研究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7.
Firms in emerging economies are faced with multiple, incompatible institutional forces in their environmental activities. Which of these forces will be dominant and instantiated within an organization is partly determined by the social relationships that a firm maintains with external actor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ard social ties and the level of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undertaken by firms in China, an emerging economy, by categorizing board social ties into three types in terms of the three isomorphic forces in the institutional field (coercive, normative and mimetic). Drawing on institutional and agency theories, using a sample of listed firms in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industries, and a generalized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method, the results provide empirical evidence that ties that are linked to coercive and normative forces (i.e., political organizations and universities) are related to a higher level of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however, those that are linked to mimetic forces (i.e., industrial peers) have a negative association with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which is mitigated by CEO power.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heterogeneous effects of board social ties on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ies experienced by firms in a context of environmentalism are at an early stage.  相似文献   
8.
This paper develops a tractable model of examining how factor heterogeneity and imperfect factor market interact for determining a pattern of trade. Institu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for the interaction. In my work, firm productivity is defined as a composition of factor productivity and technology. Thus, input selection should affect the pattern of Melitz’s intra-industry allocation due to the incurring transaction cost. For a simple model, I assume two factors (labor and capital) and two sectors, which are relatively less institution-dependent and relatively more institution-dependent. When the economy is open, effect of the transaction cost on income distribution is more drastic for an institutionally underdeveloped country. Depending on institutional quality, the economic openness reallocates resource across countries through job creation or job destruction. The job turnovers redistribute income between heterogeneous labors within countries. The income redistribution is catalyzed by international mobility of capital. As a result, income disparity is widened between the institutionally developed country and the institutionally underdeveloped country. This paper can contribute to the literature of institu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相似文献   
9.
资本外逃是一个复杂的经济问题,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并会给一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和损失。基于此,论文梳理了资本外逃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资本外逃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资本外逃的政策选择,为一国在治理资本外逃时提供了政策选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测算各地区农业科技资源的配置能力,分析其比较优势并找出不足以便弥补差距,促进各区域农业科技配置能力的提高,为各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省级农业科学院作为各省市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农业科研机构,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分析其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基于2009—2016年相关数据,遴选了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法计算农业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运用NRCA模型定量分析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益的比较优势。[结果]山东农业科学院科技资源配置能力位居全国第一,甘肃、江苏、青海农业科学院分别在农业科技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结论]省级农业科学院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区域差异十分明显,但区域格局变化不大,且大致与各地区经济实力相吻合;农业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较高的农业科学院大多在农业科技物力资源配置效益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配置效益方面不具备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