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4篇
综合类   10篇
贸易经济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河淮地幔亚热柱的隆升,使岩石图发生强烈减薄的同时,地幔物质呈蘑菇状向外围造山带之下拆离。当幔源拆离薄层被造山带陡倾韧性剪切带切割造成减压释荷,使韧性软化岩石转变为深熔岩浆上侵,形成沿造山带轴部展布的点状或线状构造岩浆带,表现为以构造岩浆带为核部的隆升构造一幔枝构造。隆升较快的构造区段上覆盖层里揭顶式大幅度拆离,形成典型的变质核杂岩构造。地幔亚热柱→幔枝构造→变质核杂岩演化过程控制着成矿物质的运移、聚集、成矿作用,并在幔枝(变质核杂岩)构造的不同部位形成不同的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2.
作者认为,内蒙古白乃庙群中枕状体的形成,是由于富钙或富铝质成分的围岩,在酸性流体(富含 SiO_2,S,CO_2)的参与下,经矽卡岩化作用而形成的类似于矽卡岩成分的交代块体.含有交代块体的岩石,不具有地层学意义,不能作为独立的地层单位对待.  相似文献   
3.
中条山北段变质岩系中:绛县群变质原岩是由一套滨海相、浅海相陆源碎屑沉积为主的岩石组成;中条群变质原岩是由一套滨海相、浅海相陆源碎屑沉积和浅海内源复成分碳酸盐岩沉积岩组成,两者均伴有一定量的火山喷发物质和岩浆侵入活动。中条群泥质变质岩随着变质作用条件的改变,出现由绿泥石带至十字石带的递增变质带序列,呈北东向分布的短轴复合“热向斜”形态。中条群变质岩石成因网格表明:区域递增变质带主要是由于温度值升高引起的,变质作用条件大体为 PH_2~O=2~5千巴,T=350 ℃—580℃,变质相为低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地热梯度为17℃~20℃/km,为偏低的中压相系类型。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糊灰色系统的钢铁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有钢铁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和评述,从企业现有经营业绩、可持续成长能力及企业与环境协调能力三个方面建立适合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并结合模糊数学理论及灰色聚类分析建立了钢铁企业竞争力多层次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模型。最后选取四大钢铁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是有效的、可行的,可提高钢铁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5.
实施知识管理,提升建筑企业风险管理效率,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建筑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当前的统计数据表明,知识管理项目实施的效果差强人意。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知识管理实施方面的研究多是实施战略、原则等指导性的理论,缺乏可操作性。建立建筑企业风险知识管理的实施模式,可将知识管理与业务流程紧密相连,该模式主要划分为启动阶段、规划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估反馈四个阶段,该模式实施过程的关键点是使知识管理流程与风险管理业务流程集成,以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知识产生,存储和供应,并进一步使得知识流循环。该模式的建立将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风险管理的效率,进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华北地台北缘中段的构造演化为主线,论述了地质构造的成矿控矿作周。研究认为前燕山期古亚洲域构造演化阶段,华北地台北缘作为华北板块陆缘活动带形成了多条东西向的韧性剪切变形变质带。燕山期濒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改造使华北板块成为中、新生代强烈活动区。地慢热柱演化的三级单元—幔枝构造控制的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共同控制着冀北地区的金、银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7.
实施知识管理,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是知识经济时代中国建筑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知识管理理论基础上,针对目前知识管理实施理论及应用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建筑企业特点的基础上,把知识管理实施具体划分为四个阶段,建立了具有实践价值的中国建筑企业知识管理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8.
光轴角(2V)和折射率值是透明矿物的重要光学常数。利用旋转针台可以在同一矿物颗粒上测定多种光学数据,根据测定的有关数据,我们可以用赤平投影做图法或微机程序,求取矿物的光轴角。两种方法求得结果基本一致,但利用微机程序计算迅速,结果精确。  相似文献   
9.
运用价值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剖析制造企业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利用过程规律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价值创造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过程的静、动态模式,最后研究了企业信息资源价值转换的模型,以期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0.
张建珍  李璇 《价值工程》2013,(20):257-258
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汽车文化知识的需求日益增长。首先分析了汽车文化进高校的必要性,汽车文化进高校是推进汽车文化普及,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提升社会汽车文化素养的有力举措。进一步阐述了汽车文化进高校的方式,有利于加强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汽车文化宣传的队伍建设和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