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3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04年,我国实施了包括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直接补贴等在内的一系列使农民受益的政策,实现了我国农业经济政策的大变革。但是从实际调查和数据来看,上述政策对农民收入提高和粮食产量提高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本文分析了上述政策的实际效应,并从政策执行的角度分析了其原因,并对上述政策执行的前景给予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民与新农村建设互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经济结构正处在快速的调整时期,嬗变中的农村经济需要新型农民。研究表明:新型农民与劳动、技术、资本和制度等经济要素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具有层次非统一性,新型农民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处于中心地位。新型农民的素质决定着其他经济要素对农村经济发展贡献的效率。同时,新型农民与其他经济要素有着强烈地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蔬菜产业联盟及其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具有发展蔬菜产业优越的自然与区位条件,在产业竞争联盟化的背景下,构建河南蔬菜产业联盟是河南蔬菜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河南蔬菜联盟应该由技术联盟,市场联盟,信息联盟和增值链条联盟四部分构成,其组织结构包括地域机构、研发机构、生产机构、营销机构。实现河南蔬菜联盟的起步首先应做到四个落实,即:组织落实,市场落实,利益落实和目标落实。  相似文献   
4.
培育新型农民要求农村教育体系具备对应的模块。应努力构筑农村基础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三大模块互为补充的农村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2004年以来,我国农业支持政策不断强化,粮食有望“十一连增”,但是,我国粮食供给缺口不断增大的现实并没有改变。特别是2011年以来,我国粮食进口陡然加大,粮食安全形势愈加严峻。与此同时,“产粮大县,财政穷县”,“产粮大省,财政穷省”的情况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6.
农村人力资本“双循环”激励机制的设计与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佐华 《乡镇经济》2009,25(2):97-101
农村人力资本效能的高低受农村制度环境和人力资本主体心理环境双重因素的约束。激励农村人力资本,需要构建包括农村制度环境和农村人力资本主体心理环境在内的“双循环”动力机制。基于此,文章研究并设计了农村人力资本“双循环”动力机制模型,并对其内涵进行了诠释。  相似文献   
7.
<正>2004年以来,我国农业支持政策不断强化,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但2011年以来,我国粮食进口陡然加大,粮食安全形势愈加严峻。与此同时,"产粮大县,财政穷县"和"产粮大省,财政穷省"的情况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要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必须解决粮食主产区利益失衡问题,笔者认为通过创建粮汇和粮汇交易机制,平衡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利益关系,进一步释放粮食产能,可能是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便捷  相似文献   
8.
解决"三农"问题需要依靠什么作为根本动力?这是研究"三农"问题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本文以生产要素理论为基础,从经济发展的纵向视角,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主导生产要素演进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主导生产要素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发生着演进,其演进的实质是人力资本结构的演进。现在经济发展背景下,人力资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构建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机制,制定以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为核心的农村经济发展政策,是解决"三农"问题长远性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