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6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过去以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优势,借助改革开放大潮,积极承接国际鞋业品牌的制造订单,成功嵌入全球价值链体系(Global Value Chain,GVC),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鞋业代工厂.只不过,2008年金融风暴与2010年欧债危机之后,由于人民币加速升值与劳动力成本高速攀升,中国的制鞋代工产业(Footwear 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iufacture)正面对越来越严重的人力资源问题.基本情况可概括为:一线员工离职率较高、高水平专业技工比例较低、而低廉劳动力的总体需求大于供给等.其中高离职率的问题比较严重,毕竟鞋业代工是劳力密集型产业,生产线员工的稳定程度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息息相关.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鞋类代工企业者需要对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内部状况等进行深度分析,并据此制定正确有效的人资转型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广东已经发展成全球制造业基地,农业产业化快速推进,服务业进入加速发展期。由于内外因素的共振,广东也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在各级政府的引导下,广东企业的转型升级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近年来,广东和越南的经贸合作快速发展,但潜力还很大。在中越经贸关系中,广东地位突出,粤越贸易和投资额都基本占中越贸易、投资总额的1/4左右。在吸引中国投资方面,越南有其优势。在广东企业近年“走出去”的初步实践中,越南正成为企业布局的重点区域,发挥着广东企业走向东盟的桥头堡作用。展望未来,只要越南能够持续保持其良好投资环境,中越双边关系稳定,我们相信粤越经贸合作在广东企业“走出去”和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双动能推动下、在“中越经贸合作区”等大型项目的带动下,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左晓安 《特区经济》2003,(12):33-35
一、东亚经济合作加速发展 在西欧、东亚、北美世界经济3大板块中,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曾经远远落后于西欧、北美.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东亚区域内经济合作呈现加速发展之势.究其原因,既是东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外部因素催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胡鑫  左晓安 《新经济》2023,(4):81-93
本文利用广东省2000年—202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VAR模型分别构建模型对广东省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了相关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定量分析中,广东省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显著双向影响,且经济规模与人口流动的相关性高于经济结构;在VAR模型中,经过协整分析,发现广东省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存在唯一的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并分析了广东省人口流动与经济规模及经济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强弱。研究揭示,广东省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确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要发挥两者的联动作用,实现人才吸引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1-5月,由于国内综合成本上升、出口形势严峻,曾是全球服装最大制造基地的广东省,虽仍保住了其国内服装生产第一大省的地位,且出口外销与前三年同期相比也略有增长(7.64%),但却远低于全国平均出口增幅(19.87%).这让广东省服装代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国内专家学者讨论的重点议题.国内外学术界对广东制衣代工业的相关研究大概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立足于整体贴牌代工产业(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OEM)的宏观视角,其研究成果多半认同服装代工产业对我国、尤其是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认为它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引入外资的敲门砖,促使中国GDP的飞跃.  相似文献   
6.
"泛珠"区域合作十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行政壁垒、地方本位主义和缺乏强约束力的运行机制仍然制约区域合作的深入发展。"泛珠"合作进入中后期后,更应让企业通过市场行为发挥主推动作用。未来合作中,广东要发挥引领作用,更加突出企业在"泛珠"区域合作中的主体作用,以扩大产业合作范围和深度为主线,在合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最终形成市场决定、企业为主体、政府规划引导的体制和机制,为国家区域合作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未来"泛珠"区域合作需要加强培植区域开放体制新优势;携手建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与协作创新优势;健全政府与企业对话合作机制新优势;建立跨地区专业市场体系新优势;构建区域均衡发展新优势。  相似文献   
7.
左晓安 《新经济》2011,(11):82-85
粤港澳经济合作是中国区域经济合作推进得最为深入的区域之一,合作领域广泛,合作层次深入,合作机制比较成熟。在粤港澳各领域的合作中,海洋经济方面的合作还稍显薄弱。但如果考察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经济发展,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海洋经济又是一个未来经济竞争中不可或缺的战略领域。本文尝试解析粤港澳如何充分发挥各自在发展海洋经济领域的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优化配置资源,依靠区域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中菲关系源远流长,贸易往来可上溯到六七百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两国传统友谊曾一度中断。1975年中菲建交后,两国经贸关系逐步发展。90年代初以来,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期。展望21世纪,中菲经贸合作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双边经贸关系有望持续快速发展。值得反思的发展历程冷战时期,菲律宾在美国的压力下,曾长期排斥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贸关系,直到1971年才承认同社会主义国家贸易的合法性。1975年6月中菲建交后,两国经贸关系才逐步发展和充实起来。建交后,中菲两国政府…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产业竞争力快速发展。综合来看,广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发展趋势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比较优势止步不前,国际竞争力有所滑坡;技术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较快,是广东产业发展的希望所在;高新技术产业国际比较优势壮大的步伐最为迅速,国际贸易竞争力迅速提高。面临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广东要通过吸引国际产业向广东转移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关键是做好六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