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保障性住房进入与退出机制包含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保障标准的界定环节、保障对象申请与审核环节和退出环节.立足于当前中国的实际,结合保障性住房进入与退出机制的国际经验,提出以剩余收入法为基础确定保障性住房的进入标准,建立“居民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对保障性住房申请保障进行审核,加大对虚假信息申报和寻租现象的处罚力度,加强对受保家庭收入动态监管,构建各类型保障性住房有效衔接的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住房价格运行具有特殊性和中国特殊国情,对房价调控提出系统性的政策建议:调整土地供应结构.增加住房用地供应:利用财政税收手段调控住房价格:利用金融政策调控住房价格:利用宏观信息预警和市场信息显示政策调控住房价格:完善健全居住保障政策,发挥其对房价间接抑制功能:组建住房合作社.打破房地产市场垄断格局.形成更多渠道的住房供应体系等。  相似文献   

3.
郑慧 《中国金融》2013,(3):34-36
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设已初见成效,但相关的政策、配套措施并不完善,亟待解决资金、土地、监管、运营、机制等方面的困境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举措。"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未来五年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任务艰巨。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目前,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设已初见成效,但相关的政策、配套措施并不完善,亟  相似文献   

4.
保障性住房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通常采用政府住房保障支出占GDP比例大小衡量保障水平。在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力和贫困人口比例客观条件约束下,模拟、测算和预估我国总体和各地区住房保障适度性水平,并与实际水平比较,结果表明,我国保障性住房资金投入总体规模明显偏小,实际保障水平偏低,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同时,应合理规划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合理的保障水平和资金投入,采取有效措施化解住房保障融资瓶颈,并有效防范相关融资风险,建立相关考核和责任机制,促进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市商品性住房价格问题凸显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金融机构、房地产商之间的利益博弈。近来,学界和业界对于行政指令性干预与调控在遏制房地产市场投资和投机、促进住房价格合理回归中的作用有所反思。本文以最具有典型性的北京商品性住房市场为例,借鉴博弈论的观点分析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在平抑市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提高地方政府投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积极性,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行政问责等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6.
冀亚荣 《时代金融》2014,(1Z):70-70
城市商品性住房价格问题凸显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金融机构、房地产商之间的利益博弈。近来,学界和业界对于行政指令性干预与调控在遏制房地产市场投资和投机、促进住房价格合理回归中的作用有所反思。本文以最具有典型性的北京商品性住房市场为例,借鉴博弈论的观点分析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在平抑市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提高地方政府投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积极性,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行政问责等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7.
"四梁"指的是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八柱"指的是医疗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投入机制、价格形成机制、监管机制、科技和人才保障、信息系统、法律制度。医疗资源的重新分配引导了药品市场的资源流向,我  相似文献   

8.
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是政府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的重要住房保障措施.由于住房与市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包括高收入和最低收入家庭在内的所有家庭都将从该政策中得到实惠.该政策对于抑制住房价格的上涨、扩大住房有效需求、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红月  梁盛 《银行家》2002,(11):52-53
建立政策性住宅金融机制是当务之急 "随着住房实物分配的取消,在新体制下为帮助无力购买住房的中低收入阶层获取住房而付出的代价是政府必须要付出的‘改革成本'.目前中国的住房价格过高,已远远超过一般居民年收入五倍的界限,必须通过住宅政策引导住房价格、通过住房金融政策提高国民获取住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住房保障不仅仅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也是决定社会繁荣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保障性住房是与商品性住房相对应的,是指根据国家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规定,由政府统一规划、统筹,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特殊住房,起社会保障作用.然而在我国,保障性住房体系的建设进程是相对滞后的.我国的保障性住房政策中存在着结构性失衡、配套设施不足、法制建设滞后、监督系统缺位等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更好的推进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构建住房需求结构、政策调控和价格的动态系统模型,依据2007-2021年40个重点城市季度数据,考量政策调控对于住房投机和房价波动实施效果。结果显示:住房投机推动了房价上涨,政府住房调控政策对房价波动影响差异显著;异质性分析显示,不同地区政策调控实施效果存在差异。鉴于此,应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同时积极畅通房地产调控政策传导机制,提高传导效率,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价格机制合理与否决定了证券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程度,国内外实践表明,最有效的价格机制就是市场化的价格机制.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价格机制被严重扭曲,证券价格不是内在价值和供求关系的真实反映,形成了许多畸形的股票价格.这种扭曲的价格机制存在着极大的缺陷,不可能担当起引导社会经济资源流向的重任,会造成金融资源的错误配置.因此,我国证券市场必须加快推进市场化和规范化进程,努力培育市场化的价格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司价值评价体系,切实提升证券市场配置与整合社会经济资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在解决我国居民住房问题,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房地产市场营销越来越重要了,而在市场营销中的价格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房地产的价格主要是由土地成本、开发、管理费用等构成,同时受自然、政治、经济、社会因素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鄂尔多斯作为内蒙古快速发展的城市之一,其房地产的价格策略中还存在着制定价格时缺少市场调查,定价以企业为中心,定价策略单一,难以适应市场要求等一些不足。我们要运用合理的价格策略和方法,对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使房地产企业在制定价格时能够应对市场的需求选择合理的定价策略和方法,让房地产企业在实现自己利润的同时,也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我国房地产和金融市场发展使房价进入到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中,房价与货币政策中介变量、宏观目标变量间的关系呈动态变动。本文通过TVP-SV-VAR模型研究发现:与M2和信贷相比,社会融资规模与房价的关系更稳定,且对彼此波动的反应更强;近些年房价波动对产出、物价波动的边际效应减弱,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仍较大,房价对外部因素波动的敏感性有所降低。建议国家应坚持稳定房价的总基调,把好货币供给闸门,合理管控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加强房地产各项融资监管;各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人口流入和住房库存等实际情况,合理推进房地产业发展,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防范区域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5.
金融冲击需求拉动:房价与地价因果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价与地价的关系始终是困扰我国理论界和决策层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对供求关系及地租理论的讨论,本文指出地价只能是房价的结果而非原因.通过基于VAR框架的Granger因果分析和脉冲响应分析再一次表明了这一点,而过于宽松的金融环境则是造成近年来房价过快上涨的重要原因.因此,我国应继续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做好规范土地管理等深层次市场化改革,从根本上确保我国房地产市场取得长远、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选用中国2000~2014年31个省的面板数据,以银行信贷为转换变量,通过构建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对我国房地产价格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当信贷增长率低于28.74%时,房价增长率对经济增长产生比较显著的正向影响;当信贷增长率高于28.74%时,房价增长率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阻碍作用。因此,为了实现“稳定房价和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目标,央行应将信贷增速维持在低增长体制的最优区间中。同时,央行还应该改善信贷结构,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ow changes in the central bank policy and retail mortgage rates affected real housing prices in New Zealand during the period 1999–2009. We find that real interest rates are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related to real housing prices, indicating that increases in the policy rate may not be effective in depressing real housing prices. By testing interest rates, we also find some evidence of housing price bubble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central bank could have limited housing price bubbles if it had started to intervene in the housing market prior to 2003. Our results set international exemplars for using policy rates or macroprudential tools to cool the housing market, where the extent of policy rate adjustments is limited by internal or external economic factors.  相似文献   

18.
The monocentric model predicts a housing price gradient from the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and it follows that the extension of this model to account for modern multinodal metropolitan areas would predict housing price gradients from multiple employment centers. Empirical analysis using hedonic regression techniques for the estimation of price gradients in a multinodal context is limited. This study extends prior work by exploring nonlinear housing price gradients in a multinodal urban area with an unusually robust database of housing sales transactions, and using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for spatial analysis. The results confirm the importance of non-CBD employment centers, a strong if asymmetric CBD price gradient, and significant nonlinear gradients from such other urban amenities as major retail sites and highways.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房价上涨在通胀形成和传导中的作用,指出房地产等资产价格上涨通过引发通胀预期推高各类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价格,从而对整体价格水平产生成本推动型的上涨压力,其中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通过加大食品价格波幅和提高其价格中枢水平对通胀水平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抑制物价须管好房价,并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Accurate estimation of prevailing metropolitan housing prices is important for both business and research investigations of housing and mortgage markets. This is typically done by constructing quality-adjusted house price indices from hedonic price regressions for given metropolitan areas. A major limitation of currently available indices is their insensitivity to the geographic location of dwellings within the metropolitan area. Indices are constructed based on models that do not incorporate the underlying spatial structure in housing data sets. In this article, we argue that spatial structure, especially spatial dependence latent in housing data sets, will affect the precision and accuracy of resulting price estimates. We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spatial dependence in both the specification and estimation of hedonic price models. Assessments are made on the importance of spatial dependence both on parameter estimates and on the accuracy of resulting ind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