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税管员固定管户作为中国基层税收管理的基本制度,在确保税收征管效率的同时也加剧了弹性征管和税务部门执法风险,推动“管户”向“管事”转变成为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从征管激励与征管能力角度分析取消税管员固定管户对税收治理的双重影响,并利用手工整理的地级市取消税管员固定管户政策和全国税收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取消税管员固定管户在总体上会降低企业实际税率,加剧企业避税,这一效应在与税务机关征纳联系较低的企业中表现更明显,改革前业务招待费越高、距离税务局越近的企业其避税会相应减少;信息化征管技术会降低取消固定管户造成的征管效率损失,在取消固定管户的同时上线“金税三期”会显著提高企业纳税遵从,并且对低业务招待企业的影响更大;异质性分析表明,取消固定管户的征管效率损失主要体现在国税局,但会提高地税局征管企业的纳税遵从,改革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更大。本文不仅为推进基层税收征管制度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通过形成更加规范的基层税收征管体系促进税收治理现代化和企业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报纸、广播、电视、电脑和手机五大媒体开始共融共通、互为利用,在社会资源、内容宣传方面进行了全面整合。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现状,深入研究媒体融合下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赵仁杰  范子英 《金融研究》2021,487(1):71-90
通过减税促进企业投资和提振宏观经济是近年来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但减税政策的实际效果却存在争议。本文利用2009年增值税转型改革,研究了减税对地方政府税费收入和企业非税负担的影响,从税费替代的角度揭示非税负担变动如何影响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研究发现:(1)增值税转型在减税的同时提高了地方政府非税收入并加重了企业非税负担,地方财政收入受增值税转型冲击越大,企业非税负担上升越明显。(2)上述应主要体现在小型、微型和民营企业上,大中型、非民营企业的非税负担未发生明显变化。(3)非税负担上升会显著抑制小型、微型和民营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促使小型微型和民营企业通过持有更多现金和减少流动性负债来应对税费负担不确定性。本文有助于理解减税政策对小型微型和民营企业非税负担的溢出效应及其影响,为通过减税降费促进投资和提振经济提供经验支撑。  相似文献   
4.
建立村镇银行接入征信系统的收益成本比较模型,并以内蒙古兴安盟地区的实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村镇银行接入征信系统的收益远远高于成本,这对村镇银行和征信中心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财政职权、征税努力与企业税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子英  赵仁杰 《经济研究》2020,55(4):101-117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2008-2015年地级市和全国税收调查数据,利用房地产限购政策,研究了"租费替代"关系下土地出让收入冲击对企业非税负担的影响.结果显示:房地产限购会显著降低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增大地方财政压力,导致地方政府非税收入和企业实际非税负担上升,房地产限购政策带来了"租费替代"效应.并且,随着限购政策的实施,限购对企业非税负担的正向影响会持续存在.限购政策实施越严格,企业非税负担上升越明显.本文的研究为从土地财政角度理解中国企业的非税负担提供了新的视角,也表明在房地产调控背景下要真正实现为企业降费必须充分考虑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理顺央地财政关系是确保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数字信息系统的建立对于加速城市生态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提出西部矿业城市生态社区数字信息系统的一般模块,针对西部矿业城市的特征及社区发展规划,给出西部矿业城市生态社区数字信息系统的特性模块和系统各部分功能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9.
10.
赵仁杰 《河北企业》2020,(1):115-118
正确适用格式条款解释规则是规范格式条款的有力手段,对于平衡利益和消费者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合同法》中仅有第41条对格式条款的解释作了规定,立法过于抽象,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解释规则适用位阶的混乱,部分解释规则的滥用、误用、漏用等问题。通过对概念梳理、案例分析,应当厘清"通常解释规则"的适用标准,限制"不利解释规则"的适用,并排除"非格式条款优先规则"在例外情形中的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