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计划管理   9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4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资本市场的发展,资产评估行业的国际合作不断深入,这对于资产评估行业的国际化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同时对于高校培养国际型的资产评估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提出了资产评估行业国际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2.
会计稳健性是重要的会计准则和公司治理机制,从产生以来就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国内外学者一般从五个方面研究会计稳健性,分别是会计稳健性的定义、存在性、影响因素、计量方法和经济后果。从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两方面总结学者研究会计稳健性的重要文献,结果显示: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契约、诉讼、税收、监管、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以及独立董事特征;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主要包括投资效应和融资效应两个方面,其中投资主要分为投资不足、投资过度及并购,融资主要分为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中国会计研究规范问题探讨”一文中建立的“原创”与“后继”标准,以《会计研究》1980年至2002年各期发表的有关文章为样本,对《会计研究》所发表文章的学术价值作出尝试性评价,试图对最近20年中国会计研究的成效作一个大致的描述。  相似文献   
4.
技术并购、创新与企业绩效:机制和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并购是产业升级与整合的重点.本文首先建立技术并购、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和理论脉络图;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推演,提出了相应假设,并利用现有实证证据进行了检验;最后,指出现有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微观层面上,有关"国进民退"与"国退民进"的利弊之争核心在于控制权性质不同的企业是否具有不同的"趋利避害"能力。本文从控制权和规模扩张来剖析"趋利避害"的具体表现,研究其影响并购绩效的路径和机制。研究发现:(1)终极控制人在企业并购中存在支持与掏空行为;(2)随着规模扩张,企业并没有获得规模、范围经济以及垄断势力带来的混合正向效应;(3)相对于政府控制,非政府终极控制人具有较强的掏空能力(趋利),和降低规模、范围不经济和无明显的垄断势力的负面影响能力(避害)。本文研究价值在于,理论上发展了不同性质的控制人在价值分配(掏空)、价值转移(市场势力)和价值创造(规模、范围经济)上的能力差异;实践上,能够为监管层政策制定、实施与评估提供相应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6.
7.
一般统计学教材对平均指标指数与其它指数关系缺少交待。笔者针对刘汉良同志主编的《统计学教程》中从有无同度量因素出发,将平均指标指数归入广义指数的论断,提出自己三声、看法:(且)平均指标指数归入广义指数依据宜用两类现象,总体;(2)平均指标指数实质是个体指数;(3)从基本原理分析,平均指标指数存在同度量因素。  相似文献   
8.
该文基于反垄断法视角,提出了企业并购绩效的反竞争效应理论,推演了垄断势力影响并购绩效,以及竞争强度与研发密度在其中的作用。这一研究有助于企业并购决策、政府反垄断监管,也有利于产业振兴下企业并购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产业竞争态势影响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反垄断、利益集团压力是地缘政治、经济国家主义外政府干预并购的主要诱因.本文系统回顾了反垄断审查、利益集团压力下政府干预与并购绩效关系研究成果,梳理了该领域的文献脉络,并对主要发现和结论进行了总结与评论.研究发现,在反垄断审查上,政府干预总体上过度;在利益集团压力上,政府干预存在“两点论”与“一点论”分歧.结合“大政府”与“小政府”定位,文章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作为证券市场主导力量,机构投资者在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理论推演了二者关系的基础上,运用2009—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进行数据检验,研究发现:机构持股者对被投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且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进一步研究发现,稳定型机构投资者能够通过影响财务冗余与内部控制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而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对全要素生产率并无直接影响,但可以通过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水平促进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