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城市韧性概念文献研究及学理分析基础上,探讨了城市韧性与超大城市韧性的概念关系,提出城市韧性优化的概念框架;基于超大城市一般特征及其韧性优化的困境与优势分析,指出超大城市韧性优化的关键和难点在于多重风险挑战下对策选择的优先权衡与配置;通过案例分析,初步归纳了超大城市韧性优化的主要经验,包括建立与完善领导机制,投入资金强化基础设施,提升市民个人韧性和社区韧性,加强跨部门协作与方案创新等.  相似文献   
2.
从城市碳排放问题的复杂性和城市发展的综合性角度出发,在分析现有城市碳排放指标的类型、特征基础上,提出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的生态化和科学性的城市碳排放价值指数概念.并运用该指数以上海市为例进行了规划应用研究,对上海近年的三次产业和各城区的碳排放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城市空间规划的策略及措施.  相似文献   
3.
基本生态控制线实施以来,生态控制线线内村庄面临多重困境.生态线与村庄的协调发展研究具有现实必要性.生态控制线与村庄的协调发展需要关注三点要义:1)生态线的公共政策本质;2)生态线内外的公平与正义;3)生态线对社会—生态系统的尊重.以位于武汉生态控制线内东湖大李村为例,首先分析了大李村空间演变与生态线的关系.进而,梳理了大李村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社会力结合个体资本的渐进过程和政府力结合外部资本的跃进过程,比较了两类过程在物质空间环境、驱动主体、社会网络方面的不同特征.最后,总结了生态控制线与大李村协调发展的产业模式、治理模式和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4.
5.
6.
尹怡诚  沈清基  成升魁  王亚琴  田长青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2):中插8-中插14
乡土优建是乡村现代化建设和精细化治理的应时性、应需性策略,也是乡村地区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之一.第二届世界工业设计大会发布的《设计扶贫宣言》表明,设计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消除贫困的关键力量和主要方式之一.基于以上认知,首先提出并界定了"乡土优建",探讨了乡土优建的一般特征,阐述了乡土优建理念的构成;其次,提出了基于乡土优建理念的设计扶贫路径,包括:顶层设计、传导落实、内涵提升以及效应聚合;第三,以"精准扶贫"首倡地——湘西十八洞村的设计扶贫实践及研究为基础,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开放空间设计、协同设计、在地文创设计等方面探讨了以乡土优建为抓手的设计扶贫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两周"时期是奴隶制解体和封建制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古代社会大变革的重要时期.在农业生产力大幅提升和分封诸侯建国立城背景下,该时期至少兴起了两轮城市发展与建设高潮,促使城市的数量、规模、规制发生演变,影响气候、植被、水土等生态环境衍变.由此,以"两周"时期为例,尝试探讨城市发展演变对生态环境衍变的影响,生态环境衍变对城市发展演变的反馈,探索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之启示.  相似文献   
8.
所谓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要素)组成的具有确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一个事物、过程可否被看成系统,除了要根据以上定义来判别外,还必须满足系统的四个原则。一是整体性原则;二是相互联系的原则;三是有序性原则;四是动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