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篇
农业经济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我国污染物减排主要依靠政府的强力推动,企业在污染物减排实施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其主体地位角色一直缺失。要建立长效的企业污染物减排实施机制需要实现企业主体"还位"。通过对我国企业污染物减排行为的博弈分析,探讨我国企业减排动力不足的内因和外因;并提出引入污染物排放信息披露制度强化减排监管力度,从外力驱动企业减排;建立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倒逼作用从内力驱动企业减排;并基于"双力"驱动对我国企业污染物减排动力机制进行设计,实现激发企业主动减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铜陵新桥硫铁矿是一大型的黄铁矿矿床。采矿场裸露岩石、废石堆场岩石的产酸能力大于酸中和能力,导致其采矿活动区产生酸性矿山排水,引起采矿区域及其下游河流重金属污染。针对该硫铁矿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议采用植物修复法、矿物吸附法和生物矿化法防治酸性矿山废水和重金属污染;同时,应加强各种修复技术的综合利用及新技术的探索,在防治过程中以生态修复为核心,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相统一。  相似文献   
3.
将皖江城市带按照区县划分为46个评价单元,围绕土地产出效益,选择评价指标及模型,采用 历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测定土地产值密度及比较值,构建土地资源利用优化模式, 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表明:农业土地产值密度比较值较高的区域集中分布于沿江山地丘陵区、皖 中耕地集中连片区,各市区普遍较低,总体区域差异性不大;非农业土地产值密度比较值区域差异性较 大,但各市区普遍较高,沿江、紧邻江浙、省会都市圈等处于县域范围较高区域。在分析结果基础上,从 土地资源转化、土地产品交换、区域平衡补偿机制等3个方面,构建皖江城市带土地资源利用优化模式, 促进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产业转移特点,构建以土地保障与监管工作流程为核心的土地利用技术集成框架,明确集成方法、系统架构和工作原理,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例进行集成和示范应用。结果表明:以工作流为核心的产业优选、用地保障、空间引导和用地监管的集成系统,可以实现产业用地的合理保障和有效监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