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3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相应地,金融体制也必须适应整个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建立,进行一系列调整和变革。本文试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方式的转换问题提出一些设想,中心内容是探讨如何在金融领域建立“市场——价格”调控机制,强化市场利率的价格信号源功能,并以市场利率作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约有1500万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就业难问题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也是摆在每个大学毕业生面前的现实问题.对高校而言,就业问题更是涉及到专业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从高校的角度,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詹静 《商》2012,(22):58-58
医院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是否能到良好解决,直接影响到我国以后医疗体制是否能健康快速的发展。本文是关于对激励机制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的研究,首先通过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对其一般原理进行了阐述。随后又具体了说明了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作用,最后说明了具体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4.
詹静 《北方经济》2006,(4):64-6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核心在增收。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产品、效益问题,也有生产、市场问题。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农民就业不充分。本文认为,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实现农民非农就业,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必由之路。这是农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大发展后,冲破体制约束和习惯势力束缚的又一次创新,是农民主动积极参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5.
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模式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詹静 《农村经济》2006,(10):70-71
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路径之一。本文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产销专业办会、股份合作社;犬模式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尽快出台相关法律、发挥农民经济组织的积极作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80年代我国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的发展 1)建国4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经济布局由东向西推进,计划安排和资源配置由中央负责,具体管理以部门为主,并强调地区的相对平衡发展。反映在理论研究上,区域计划、区域经济运行机制没有被列为国民经济计划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致使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远不及部门经济学。进入80年代以后,'梯度理论'的提出对政府决策和区域经济的实际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梯度理论'主张把经济效率放在区域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首位,强调集中资源与资金,实行重点发展。其主要内容是:我国地域空间按经济发展水平,可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带,而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时序选择应该是:由东向西,按技术梯度,使'先进技术'地带逐渐向'中间技术'地带、'传统技术'地带推移。这就是中央投资倾向东移的背景。  相似文献   
7.
对现行利率体系的考察及其效应评析人民银行天津金融研究所课题组1979-1992年间,我国利率体系改革的主要内容是:1.中国人民银行先后10次调整存款利率,11次调整贷款利率,从而结束了建国30年来利率水平连续下降的历史;2.相应恢复和增设了部分利率种...  相似文献   
8.
9.
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约有1500万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就业难问题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也是摆在每个大学毕业生面前的现实问题。对高校而言,就业问题更是涉及到专业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从高校的角度,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詹静 《经济研究导刊》2009,(23):220-221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来临,21世纪的中国高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促进高校发展,形成高校学科比较优势与群体优势是一条重要途径。立足于我国高校实际特点,同时借鉴国外优秀高校成功经验,从战略规划角度提出了优势发展与集成发展两种有效战略,并分别对发展优势学科与集成发展学科的重要性及可采取的措施进行了阐述,为高校战略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