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14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城市化对非农产业的溢出效应——基于面板VAR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利用东中西部1998—2009年的数据和面板VAR方法考察了城市化对非农产业发展的溢出效应。结果发现:城市化的溢出效应在东中西部地区间是非均衡的,并成为拉大地区经济差距的重要原因。东部较高的城市化率通过人力资本积聚对非农产业产生显著溢出效应;中部城市化溢出不明显,其非农产业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工业自身的累积循环效应;西部城市化溢出作用非常微弱,其产业发展模式呈显著资金推动特征。本文据此提出,中西部应采取更加主动的城市化政策来吸引人力资本集聚和技术进步,以更好实现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山东省214个行政村670份调查问卷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力大小问题。从调研结果来看,农民对灌溉和环保这两种基础设施的满意度较低。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的估计结果,可以得知农户收入增长越慢、村庄的类型越优越、村庄距离县城的距离越短、基础设施的价格越低、基础设施的供需缺口越小、农户家庭结构越先进、和其他村的基础设施进行比较而得到的优越感越强,农民的满意度就会越高,而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就是比较而来的优越感,说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患寡"更"患不均"。同时发现基础设施随时间发生的改良并不显著影响农民的满意度,说明"忆苦思甜"的心理状态在农村并不普遍。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山东省44个行政村的调查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环保类基础设施的供给仍十分不足;现有交通基础设施较好地发挥了提高交易效率的作用;进一步开启农村消费市场的目标可以通过降低交通费用来实现;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生产机械和燃油的价格补贴,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灌溉费用在很大程度上形成农民的负担,过高的通讯费用也抑制了农村通讯业的发展;虽然农民对上级政府的依赖仍然较强,但已具有自愿提供部分基础设施的意愿.  相似文献   
4.
公共物品、分工演进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骆永民 《财经研究》2008,34(5):110-122
在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内,公共物品既能通过提高交易效率来促进分工演进并最终带来经济增长,也可通过改善劳动效率直接促进产出的增加,经济增长中的两难冲突发生于专业化经济和公共物品对劳动时间这一资源的争夺,资源的最终分配取决于三个重要的经济参数即专业化经济系数、公共物品的交易效率系数和劳动效率系数的大小和变化情况。文章最后从历史经验的角度来论证主要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助1998—2013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并利用能够同时处理时间与空间数据信息的PVAR(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政府支出规模、收入分配与房价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动态关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除政府支出规模与收入分配的互动关联不显著或为负外,其余变量均表现为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中部地区除收入分配冲击对房价的影响显著为正,其余的动态关联不显著或者为负;西部地区除政府支出规模的冲击效应为负或不显著外,其余的互动关联基本呈微弱的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讨论了基础设施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一部分有效降低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另一部分则直接提升人们的福利水平。藉由此机制的作用方式,模型得出了最优的基础设施投入量和与之对应的最大化经济增长率。利用模型的逻辑关系和实证分析中的相关数据,文中对我国历年可能的最优经济增长率进行了数值模拟,该模拟的结果显示出近15年来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执政水平有了快速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前,高校财政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应针对财政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财政学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成绩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8.
基于安徽省农村及城市672份调查问卷所得到的调查数据,结合实证分析发现,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交通、教育、医疗卫生、食品安全较过去满意度均有提高,其中交通和教育改进较大,满意度较高,食品安全和社会治安方面农民的满意度较低,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收入、养老等方面城乡居民满意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合采用因素分析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的方法,对中国城乡基础设施差距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通讯、环保这三类基础设施的城乡差距越大,工农业人均产出、城乡生活水平以及城乡社会性基础设施的差距就会越大,并且农民获取工资收入的机会越少。除此之外,城乡基础设施差距的经济效应还不同程度地具有空间相关性,其中最为显著的是,本地区的城乡基础设施差距越大,相邻地区的工农业人均产出差距就越小。这说明,本地区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会导致相邻地区的农产品涌入本地市场,从而有利于相邻地区的农业发展而不利于本地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宏观税负约束下的间接税比重与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永民  樊丽明 《经济研究》2019,54(11):37-53
本文在宏观税负约束的条件下,分析了间接税在总税收中比重的变化会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何种影响。通过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和相应数值模拟分析,本文发现:随着间接税比重的提高,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在间接税比重不变的情况下,提升工业品商品税在间接税中的比重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当城乡之间的生产率差距、居民工资差距、人均财政支出差距变小时,间接税比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边际作用变小,也即随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弱化,间接税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也在减弱。随后,本文进一步使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多种计量模型对上述结论进行了验证。基于此,进一步降低间接税在总税收中的比重,尤其是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的地区,将十分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