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5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16篇
综合类   16篇
贸易经济   6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1988年以来,以试办国库券转让业务为契机,我国各地相继建立了一批证券公司。这是我国证券市场发育进程中的重要步骤,它标志着我国的证券业务正在摆脱原始的、不规范的状态,开始由分散无序型向集中有序型转变。不过,在证券公司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有两个问题亟待探讨。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蓬勃兴起的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不但调整了生产关系,而且触及农村信用关系。当前,黑龙江省农村中日趋活跃的民间集资活动,就是农村信用关系发生变革的具体体现,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所谓民间集资,就是农村居民向乡镇企业和其它联营企业入股集资的信用活动,它一方面解决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困难,另一方面也使投资者获得一定的股息收入。但是,这种股息收入属于什么性质,国家对入股集资活动应采取什么方针政策,有必要从理论上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苑德军 《中国市场》2011,(30):42-43
截至6月1日,今年上市的139只新股有111只破发,新股大面积破发使投资者损失渗重,但一些市场人士和专家学者却将其视为股市走向成熟的标志。新股“三高”的发行人和承销商赚得盆满钵满,“打新”的投资者却不得不默默地吞咽着“破发”的苦果。这恰恰是股市不成熟的表现;投资者利益能否得到有效保护,才是衡量股市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中国金融创新的成本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金融创新是金融领域中的一种"生产行为",因而也有一个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关系问题.对金融创新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分析,构成金融创新要素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理论上较为深入地分析了金融创新成本的构成、特点,以及金融创新收益的构成和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导致中国金融创新成本与收益之间关系不甚理想的基本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中国金融创新收益,降低金融创新成本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强化中国资本市场功能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如何认识中国资本市场的现实功能,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2001年年初的股市辩论,实际上就涉及到这一问题,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评价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功能,分析了阻碍市场有效发挥功能的五大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中国资本市场功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苑德军  刘少飞 《银行家》2006,(12):25-27
投资高企一直以来是中国经济运行中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过高增长速度的投资,为大多数主流经济学家所诟病,几乎成为历次宏观调控的起因和调控的重点。理论界对我国目前投资率是否过高存在争议,对于投资率问题的认识,关系到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判断,也关系到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因此有必要继续进行认真和深入地讨论。  相似文献   
8.
资本市场效率是金融理论界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考察资本市场效率,既要考察虚拟资本价格对信息的反映程度,即判定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同时又要拓宽到上市公司层面,考察整个市场上市公司募集资本的运作效率。目前的中国资本市场还主要表现为筹资市场,而市场最重要、最本质的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则发挥得很不理想。因此,必须把建立科学的公司价值评价体系,提高市场定价效率,规范上市公司经营行为,实现金融资源配置优化,作为市场制度建设和市场监管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9.
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货币政策已经成为宏观经济调控舞台上的主要角色.特别是在股市和楼市中的投资群体规模日趋扩大的情况下,每一项货币政策调控措施的出台,都会引致资产价格发生变化,因而社会公众强烈地感受到货币政策的存在.在通胀率居高难降的时下,货币政策更是被调控当局寄予厚望.然而,紧缩性货币政策真的是医治通胀的一剂良药?回答应该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0.
苑德军 《经济导刊》2002,(12):12-15
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但在银行资金入市的问题上,我们已经数次浸湿了自己的鞋子。就在人们将要忘却2001年大规模查处违规银行资金对股市造成的“痛”的时候,2002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抛出了一份报告报告依据央行的研究课题——《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完善》而出),该报告提出,股市将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份报告又引起学界和业界对这一问题的激烈争论,赞成者认为银行资金进入股市的风险可以控制.反对者则担忧银行资金的大规模入市又会助长股市的泡沫 从甘坐冷板凳在学校钻研学术到亲历资本市场体味证券人生,中国银河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范德军光生对这一问题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