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4篇
贸易经济   10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青  杜伟锦  张东志 《经济论坛》2006,(13):67-68,37
创新能力是企业在市场中将企业要素资源进行有效的内在变革,从而提高其内在素质,驱动企业获得更多的与其它竞争企业的差异性的能力,这种差异性最终表现为企业在市场上所能获得的竞争优势。企业创新过程包含着企业在不同方面的变革。技术创新学将创新模式分为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自主创新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完成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关键技术上的突破是由本企业实现的。模仿创新是企业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取率先者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常说的长三角是指由上海、南通、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扬州、泰州、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等由江浙沪15个城市形成的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处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合部,在全球经济朝着区域化、集团化、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促进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是地区间实施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涉及面十分广阔、复杂的课题。讨论长三角一体化中的企业集群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企业迁移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趋势,主要由于地区间资源的稀缺性所导致资源环境的差异及企业本身的逐利本性.企业迁移对迁出地区影响的优劣,要从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区域经济的升级发展等科学的观点辩证认识,本文最后针对所存在问题给出了对策性建议,把握企业迁移规律促进浙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周期波动之间存在相互关联、互为影响的关系。本文在论述二者关系的基础上,从经济周期的波动阶段及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进行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的政策构建,并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连锁加盟作为国际上公认的最成功的经营模式,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国内兴起,直到前几天刚刚落幕的第六届中国特许加盟大会,与会中投资商们所表现出来的高度热情与积极性,让人对中国连锁体系的日趋成熟备感欣慰,而这一点也得到了来自国外参观者的认同与赞许。  相似文献   
6.
基于交易成本的核心企业供应链博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上,出于管理和控制上的需要,企业自行投资或参股与为其提供原材料、半成品或零部件的企业形成一种所有权关系,对与产品制造有关的活动和资源采取“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这样使得企业增加投资负担,承受长周期建设带来的风险,被迫从事不擅长的业务活动等等。其结果是分散了整个企业的资源和精力,无法经营很好的核心业务,削弱了企业的竞争能力。“横向一体化”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思想,赢得在低成本、高质量、早上市等竞争优势,形成了一条以企业为结点的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网链”。供应链管理就是在“横向一体化”中应运而生,要求链上的所有企业必须同步、协调运行,才有可能使之都能受益。  相似文献   
7.
基于集群生命周期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扩散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创新扩散在产业集群整个演变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技术创新扩散程度如何,关系到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在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了解集群各阶段技术创新扩散过程和特征等进行探讨,以时间为维度揭示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扩散的内涵与规律。  相似文献   
8.
我国邮政改革发展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深入,原本提供便捷服务的中国邮政不得不改革以适应外界变化。今年的”三定方案”解决了一些邮政体制的深层次矛盾,为下一步改革指明了方向,但一些具体的问题有待探讨与落实。本文拟就这些具体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着在长三角一体化下探讨企业集群式发展,结合二者优势讨论如何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集群式发展,进而给企业提出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姜洋  张东志 《江苏商论》2006,(2):134-135
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断高涨已经引起了国内石油供应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对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在当前石油替代品尚且没有成熟之前,国内石油问题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石油定价体系的不完善以及缺乏石油定价自主权。为此,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存在的国内石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