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4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碳汇价值与农户林业收入增长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根据福建省顺昌县农户林业收入的调查数据,从林产品收入、林业服务性收入、林地地租收入、生态公益林补偿收入、其他涉林收入等方面对农户林业收入构成进行分析,发现森林生态效益在农户林业收入中的贡献非常小,仅占0.18%;以现有碳汇市场为参考,通过森林蓄积量换算因子法估算出该县的森林碳汇量及其碳汇价值,指出森林碳汇价值的实现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户林业生态收入、改善农户的林业收入结构;并探讨了农户森林碳汇价值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0—2005年福建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统计数据,建立科技投入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进行灰色关联研究,得出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正关联性,人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比财力投入强的结论,并提出以科技促进经济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商品林业投资风险AH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业投资风险的分析与测度,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传统林业经济理论始终认为,商品林业投资是高风险的行业。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方法(AHP)对商品林业投资项目和电子工业投资项目风险进行比较研究,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出发,研究分析和初步测定商品林业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4.
森林碳生产的激励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指出森林碳生产的激励原因在其经济属性,包括公共物品特性与生产的正外部性;运用供求曲线对森林碳生产进行经济解释;论证了产权制度安排与碳价格给付的森林碳生产激励办法;指出产权制度安排激励办法的现实困难,提出尽快开征碳税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森林碳生产的劳动力、资本、土地等主要构成要素,从森林碳生产函数出发,从要素价格、要素之间的替代性、要素环境等3个方面研究了森林碳生产的要素流动机理,提出通过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提高森林经营者的碳生产认知、完善森林碳生产土地要素管理、保障森林碳生产资金投入、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5个方面来保障要素合理有效流动。  相似文献   
6.
福建农户农业技术需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分析福建省农户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情况,分析影响农户建设需求的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农民采用新技术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了解竹纤维产业化的背景,分析福建竹纤维产业化发展中存在产业链不完善、技术受限、竹品质下降等不利因素,同时存在竹林资源丰富、产品性能优良、产品市场广阔、区域产业互动、竹文化源远流长等有利因素,提出福建竹纤维产业化发展目标与路径选择,最后探讨了为实现产业化发展目标的政策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8.
二氧化碳排放与福建经济发展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打破了全球碳平衡,引起全球温室效应,已成为人类关注的热门问题。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使得气候谈判困难重重,本研究在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福建1978—2008年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建立回归修正模型、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探讨了二氧化碳排放与福建经济发展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通过人均碳生产率分析,进而提出适应经济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森林碳生产的认识、方式与政策保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的生产实践活动伴随人类社会文明进程变换其利用方式,森林减碳利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引人关注。森林碳生产作为森林减碳利用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森林生态文明的实践进步。本研究从生态、社会、经济等3个方面认识森林碳生产,分析人工造林、森林灾害防治、延迟采伐、土地利用变化等4种最为主要的碳生产方式,提出完善人工造林激励政策、完善采伐限额制度、采取适当的碳税和碳补偿政策、建立有效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等4个方面的政策保障,进而更好地发挥森林在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农户林业技术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福建的调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农户户主特征、家庭特征、林地地块信息、技术本身特征、技术传播途径、林地产权制度等方面对农户林业技术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显著影响农户林业技术需求的因素,认为经常从事林业生产、接受过林业技术培训、参加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家庭收入高且收入主要来源于林业的农户对林业技术有更强烈的需求。最后提出加强林业技术的有效供给、创新和完善林业技术的推广机制、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以及加快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