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3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30年回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林地、产权与林权的概念,介绍了制度与制度变迁的主流定义、制度变迁理论的主要分析视角、相关研究的关注重点;对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学术成果进行了梳理与评述,并从改革动因、改革成效与绩效评估、后续配套改革及对策等角度进行了文献回顾及评述。对后续配套政策与对策,从林业税费改革、公共财政制度、林业金融体系建立与完善、林业管理职能转变、林业合作组织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与此同时,对国外林地经营管理政策与实践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从国外林业产权制度、林业法规政策、生态林业、生态补偿与可持续发展、社区林业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相关研究的整体趋势与研究中的不足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福建省晋江市L镇“L镇在线”局域网站对政务工作影响的叙述和分析,认为信息技术能有效地推进政务公开和基层民主,畅通沟通渠道,提高政府机关工作效率。乡镇局域网站构建了民众参与的乡镇治理新机制,这一机制的潜力还没有完全挖掘,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3.
"耕者有其山"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所追求的宗旨,由于改革过程中存在着政策排斥、资本排斥和信息排斥等因素,大部分农民并没有获得应有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导致林权集中到某些经济实体以及少数人手中.这种非正常的集体林权集中现象的出现不仅拷问林改的效率与公平原则是否得到兼顾,还对普通农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村民自治制度"内卷化"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了村民自治制度.对于村民自治制度实施的效果,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对中国村民自治制度的研究,不仅要注意制度创新的条件与原因,也应注意制度创新后影响该制度继续演进的轨迹与因素.被创新出来的制度,不应被理所当然地认为会不断地自我强化并进行线性发展,应注意到"制度内卷"在中国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话题,研究者大多从二元对立的关系予以思考,或是从宏观层次上进行理论的演绎,缺乏实证的个案分析。有鉴于此,本文以晋江模式的演变作为具体展现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构建过程的现实样本,考察了1970年代以来该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与社会生长之间的关系。作者的研究表明,在晋江的二次创业时期,其经济的动力已由民间力量驱动型转为政府与民间社会共同驱动。这种“强国家—强社会”的模式将为我国构建良性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提供一个新的选择,应该成为构建中国未来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目标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6.
根据2011年对全国22省(区、市)76村105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从微观角度跟踪观察了本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村庄实践态势,并对其经济、社会绩效进行了评估。调查显示:近7成的农户领到林权证,与林改前相比,样本户的承包山总面积累计有10%左右的增加;农户对国家林业政策稳定性仍有疑虑;部分地区政策执行不到位;林权抵押贷款政策实施面临一些困难。研究表明: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户对林地的投入有所增加;林农收入有所增加;社会资金向林产业积聚,社会造林绿化积极性提高;林下经济取得了初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林权改革尝试始于20世纪80年代,于2003年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具有了某种激进的色彩。本文认为,这种改革受到效率优先、市场至上、产权私有、强制变迁等信条的影响,有可能使公平和效率出现张力。作者认为在中央政府的改革思想进一步成熟的背景下,林权改革的指导理论需要实现经济共和主义的转向,并提出了四项替代性原则,即处境公平原则、产权有限原则、民主治理原则和法律平衡原则。经济共和主义并不一般地反对私有林权,也不一般地主张公有林权,而是依据具体条件和上述四项原则来形成不同的权利安排。  相似文献   
8.
耕者有其山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所追求的宗旨。从福建省闽中溪乡林改中发现,由于改革过程中存在着政策排斥、资本排斥和信息排斥等因素,大部分农民并没有获得应有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导致林权集中到某些经济实体以及少数人手中。这种非正常的集体林权集中现象的出现,不仅拷问闽中溪乡林改的效率与公平原则是否得到兼顾,还对普通农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1949年后中国共产党与现代国家的互动关系予以尝试性探讨,根据互动特征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党化国家形成时期、全能体制时期、党和国家相互嵌入的中国模式时期。文章认为,中国共产党作为现代国家构建的主要承担者和核心能动者,是中国改革成功最不可忽略的要素。在党和国家关系上,以党领政、党和国家相互嵌入的独特结构,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生态,强大的党组织已根植在国家的各个层面,这是中国模式成功的重要原因。中国共产党在未来应继续在国家、市场与社会的互动中进行学习和调整,提升执政能力,以有效性累积合法性。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地区文化传统有关,深刻的社区记忆作为一种治理资源提供了发挥作用的可能,加上地方政府强有力的行政渗透力,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两个重要因素.基此,推动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各地情况可能会有所差异,它与各地的政治现实、地方传统是密切相关的,这些差异将在各地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