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513篇
  免费   870篇
  国内免费   284篇
财政金融   67722篇
工业经济   3841篇
计划管理   29063篇
经济学   25406篇
综合类   10309篇
运输经济   1290篇
旅游经济   236篇
贸易经济   28921篇
农业经济   6982篇
经济概况   31687篇
信息产业经济   380篇
邮电经济   830篇
  2024年   862篇
  2023年   3210篇
  2022年   2275篇
  2021年   3478篇
  2020年   3827篇
  2019年   4235篇
  2018年   1618篇
  2017年   3782篇
  2016年   4739篇
  2015年   6158篇
  2014年   15100篇
  2013年   12694篇
  2012年   14415篇
  2011年   16048篇
  2010年   14006篇
  2009年   13617篇
  2008年   14000篇
  2007年   11486篇
  2006年   9936篇
  2005年   9328篇
  2004年   8195篇
  2003年   8073篇
  2002年   5534篇
  2001年   4423篇
  2000年   4098篇
  1999年   1478篇
  1998年   1209篇
  1997年   1423篇
  1996年   1446篇
  1995年   1224篇
  1994年   1627篇
  1993年   930篇
  1992年   562篇
  1991年   540篇
  1990年   486篇
  1989年   284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9篇
  1958年   16篇
  190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基于我国当前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政策导向,对城市供水项目从收益和成本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意蕴进行阐述,研究了城市供水项目优化前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孙全胜 《经济论坛》2021,(12):12-24
改革开放让中国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已经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但仍存在需要提升之处:城镇化动力的非经济性因素占比较大,需要强化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城乡矛盾依旧存在,需要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城镇化进程存在不协调因素,需要进一步促进城镇化的和谐进行.政府需要提升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促进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和功能持续加强,引导制度革新,通过制定公平的政策来协调各方利益,消除阻碍市场体制建设的障碍,建立开放、自由的市场意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骑行环境的友好性是影响慢行交通和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评价城市道路对骑行的友好性,本文考虑骑行环境和骑行行为两方面因素,利用城市共享单车数据结合路网数据构建了具有多维度指标的综合评价模型。本研究选择三个二线城市作为案例研究,发现城市中心的可骑行性大于城市周边地区;对骑行性影响最大的维度是舒适性,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是否有自行车道、道路长度和交叉口密度;在建道路网络连接良好,自行车道和红绿灯较少的道路上,可骑行性更高。本文的贡献可以支持二线城市交通环境的改善和提高城市系统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2008—2018年非枢纽城市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高铁开通对非枢纽城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提高了非枢纽城市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了其高质量发展.分组回归结果显示,高铁开通对非枢纽城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中部地区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二线和三线非枢纽城市企业,而对东部和西部地区企业以及国有企业的影响不显著,对资源密集型企业以及一线非枢纽城市企业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文从微观企业层面拓展了高铁建设的经济后果研究,丰富了非枢纽城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的文献,对高铁建设的规划布局及其经济分布效应分析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庞渤  耿稚雨 《经济师》2023,(11):131-132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发展,银行业必须立足“三农”,通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加大对乡村振兴发展的信贷支持,为农民提供更加全面、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文章通过对数字化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及面临的问题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银行业实施推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积极探索和实践具备农村特色的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保险作为互联网技术与保险产业的深度融合产物,其本质是创新保险生产方式,通过保险经营与服务的改善,以达到提升保险生产和服务效率的目标.互联网保险凭借保险行业理念创新、营销和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和个性化服务创新以及渠道建设拓展创新重塑了保险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中国传统保险产业发展的滞后已经远落后于社会大众需求,因此在传统保险互联网化转型过程中将面临法律存在非完备性所导致的法律风险、技术安全风险、金融风险以及系统性风险等问题.对此需要加强对互联网保险监管机制、侧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建立混合型人才储备推动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2015年12月《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出台,发展普惠金融,已成为破解县域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如何定位县支行,寻求外部履职的最优途径,使其高效发挥央行政策末梢和支持地方金融与经济发展功能,成为新的课题。县支行要正确认识普惠金融带来的战略机遇,充分认识到强化履职与发展普惠金融的目标一致性和行为一体性,用更加宏观的视角准确定位,以更加多元的手段发挥功能,实现高效履职与创新发展。本文分析了县支行面临的履职新形势及困境,提出了以发展普惠金融促进履职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顺应金融类学科发展趋势,各高校金融类专业纷纷设立金融计量学课程,但该课程的教学过程却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也面对一些困难挑战。鉴于此,在分析了国内金融类专业金融计量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该课程今后改进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0.
张振家 《科技和产业》2018,(11):100-103
当前关于金融脆弱性的研究集中于国家这一宏观层面,对于省域金融脆弱性的研究还存在相当大的研究空间。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相对创新性的视角,在对金融脆弱性现有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辽宁省的金融脆弱性的诱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推动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拓展规模较大的银行的非利息收益以提升银行盈利能力以及全力清除不良贷款是应对辽宁省金融脆弱性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