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87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123篇
财政金融   3630篇
工业经济   2621篇
计划管理   6970篇
经济学   6759篇
综合类   2111篇
运输经济   312篇
旅游经济   71篇
贸易经济   8553篇
农业经济   2640篇
经济概况   5166篇
信息产业经济   68篇
邮电经济   66篇
  2024年   498篇
  2023年   1547篇
  2022年   1011篇
  2021年   1149篇
  2020年   979篇
  2019年   1129篇
  2018年   392篇
  2017年   830篇
  2016年   1014篇
  2015年   1338篇
  2014年   2735篇
  2013年   2828篇
  2012年   3576篇
  2011年   4742篇
  2010年   4889篇
  2009年   1801篇
  2008年   1749篇
  2007年   1271篇
  2006年   986篇
  2005年   965篇
  2004年   792篇
  2003年   837篇
  2002年   706篇
  2001年   523篇
  2000年   319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5篇
  19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基于2004—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建立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中欧班列开通对沿线城市低碳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中欧班列开通显著抑制了沿线城市碳排放,促进了沿线城市低碳发展;作用机制分析发现,中欧班列开通能够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抑制沿线城市碳排放;异质性分析发现,中欧班列开通抑制沿线城市碳排放的政策效果在地理位置、经济规模、人口规模方面存在异质性。研究结论对推动中欧班列建设及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具有积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绿色发展是推进京津冀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文章基于2006—2019年京津冀城市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分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正、负外部效应双重作用下,产业协同集聚对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倒U”型影响,同时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该影响效应存在产业异质性,制造业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更强的作用效果以及更高的拐点值,且产业协同集聚能够通过绿色技术效率及绿色技术进步“双引擎”作用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果可为如何依托产业协同集聚促进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我国当前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政策导向,对城市供水项目从收益和成本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意蕴进行阐述,研究了城市供水项目优化前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农作物之一,有着十分久远的种植历史。水稻的稳定增收与我国民生、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现在对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因此病虫害的绿色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对水稻病虫害进行有效的绿色防控是我国水稻种植增收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2月22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作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旨在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碳排放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全球气候不断恶化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应运而生。碳排放权交易正是控制碳排放的一种经济措施,在低碳经济时代,我国也积极推动碳排放交易的工作落实,旨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模式优化以及产业升级的发展目标。碳排放权交易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这就使一些企业在处理相关会计工作时,常遇到不知具体如何处理的尴尬情况。基于此,本文首先论述了碳排放权交易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着重对碳排放交易权的会计确认、计量,以及具体的账务处理展开探讨,希望能为财会工作者在进行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处理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国人更加向往新鲜、绿色、无公害的空气,不吝惜花费高成本来换取健康的体格,生态墙衣正是根据广大城市居民需求而产生的能够净化空气的材料。文章通过对生态墙衣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进行逐层的分析,并通过对市场结构的细分,选择出了企业所面对的目标市场,最终设计出能够将生态墙衣这一净化空气的经营项目迅速推向市场的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8.
2009年以来,低碳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的主题之一。邢台市作为冀南的重要的工业城市,钢铁行业是其重要的工业支柱。作为典型的"高碳"产业,邢台的钢铁企业积极实践了低碳转型的发展策略,并配合区域产业布局调整,为邢台市节能减排做出了重大贡献,其经验对于邢台其他工业企业以及河北省乃至全国同类企业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三地于2017年底联合印发《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煤改气、电”是“禁煤区”政策实施的标志性工程,“一刀切”式执法能否承担起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空气质量与促进绿色发展的使命,成为社会与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北京、天津、石家庄为“煤改气、电”政策实施的实验组,河北省其余10个地级市为对照组,基于DID模型与PSM DID模型对2003—2015年京津冀地区的“煤改气、电”政策实施推动城市群绿色发展的效果进行准自然实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城市与农村能源基础设施的差异性,“煤改气、电”政策主要通过作用于城市工业领域及农村“煤改电”消费行为从而推动绿色发展;“煤改气、电”政策显著降低了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对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单位GDP能耗的压减效应虽然为负,但在统计上并未产生显著的影响;“煤改气、电”政策对人工煤气、天然气用气人口数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煤改气、电”政策使得农村用电量显著下降,可能的原因在于“煤改电”式的能源转型政策并未产生需求响应行为,或是相对于燃煤取暖的高成本引发了农村节能行为的产生。“煤改气、电”政策应避免“一刀切”执法,着力降低技术门槛和成本、确保政策执行初期的补贴可持续性,使得化石能源转型驱动能源需求侧响应行为的微观作用机制畅通,最终实现京津冀绿色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税收作为调节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点,因此,在环境保护方面较其他经济手段更具优越性。绿色税务会计是随着绿色税收的发展而产生的,文章依据绿色税收的相关理论,在绿色税务会计中引入"绿色管理成本"、"绿色成本"会计科目以及环境污染税等明细科目,并简单阐述了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对企业绿色税务会计核算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