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15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5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9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2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晋辉 《活力》2004,(11):90-90,88
面对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挑战,面对由远而近扑面涌来的知识经济大潮的冲击,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已成为当今师范学校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对创造精神的培养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
闽学文化传统特质与福建企业家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闽学文化传统特质对福建企业家精神生成的孕育、制约两个方面分析了福建企业家精神的文化根源。并认为,在与市场经济的冲撞相融合中,经过冲突、筛选、整合过的闽学传统文化对福建的企业家精神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能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去完善、升华福建企业家精神,使之适合福建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3.
于文梅 《魅力中国》2014,(14):43-43
企业内聚力,是指企业内部各种影响职工积极性的诸因素综合作用而体现出来的内部向心力。换句话说,企业的内聚力就是体现于某一个企业全体职工中的主动创造精神,也就是主人翁精神。这种内聚力是如何形成和巩固的呢?结合施工队伍的现状,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汪海之道     
苏金生 《商周刊》2011,(18):56-60
中国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发展,造就了一批极富创造精神和敢于比肩世界的优秀企业和企业家。这一群体中,地处黄海岸边的"双星"无疑星光璀璨。这里既有老国企如何脱胎换骨的讲述,又有新品牌叫响世界的艰辛,更有掌舵人汪海三十多年如一日在市场搏杀,不低头、不信邪,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的传奇。  相似文献   
5.
论创新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企业发展需要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力或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对一个企业来说,教育可以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成立"企业内部大学",这亦是一种创新.传统的观点"企业和教育是两个独立系统"在今天是行不通的,一些成功人士,成功的企业都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把教育融入企业的日常经营中.三菱、日立等一些著名企业内部都设有完备的教育设施,让职工接受再教育.西门子公司教育经费约占销售额的1.5%;法国的企业,法律规定的教育培训费用占投资总额的1%~2%,在高技术产业部门实际上达到了5%~6%……有的公司为鼓励培养"超前创造精神"的知识型人才,提出了"不怕疯狂,就怕愚蠢"的企业文化精神,为他们提供接受知识的条件和氛围,这里的疯狂就是高度的"超前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6.
史美芳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2,(9):139+71-139,71
以书本知识为主要内容、以笔试为主要形式的考试,这在应试教育期间起了导向作用。那么,要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必须改变对学生的考察方法,这样才能把应试教育引导到素质教育上来。  相似文献   
7.
《信息与经营》2011,(3):62-62
来自丹麦的视听品牌Bamg&Olufsen(B&O).凭借无出其右的创造精神与严谨态度成为业界先驱.悉心收藏关于家的奢望:宁静、舒适、便捷、乐趣.并将这些温暖人心的词汇呈现为私人的现实桃花源.  相似文献   
8.
李思 《广告大观》2009,(1):131-132
”白银时代”紧随黄金时代的脚步而来。这个时代的人类不再得到神毫无保留的庇护,因而更加富于阳刚之气和创造精神,以抵御寒冬与酷暑的考验。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河东区市容和园林管理委员会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出的“科学理论武装、具备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造精神”的24字总要求以及天津市委、河东区委的指示精神.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作为推动市容园林各项工作实现新提升的切入点,动员和带领全委干部、职工继续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拼搏精神.积极投身市容环境工作,为河东漂亮起来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主要是以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作为发展经济的主要资源和动力,并逐步取代以往那种单纯依赖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发展的原型经济模式,这就决定了人力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作用。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及其所拥有的科技水平,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