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85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75篇
财政金融   1180篇
工业经济   699篇
计划管理   1303篇
经济学   2193篇
综合类   696篇
运输经济   35篇
旅游经济   17篇
贸易经济   1576篇
农业经济   587篇
经济概况   131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2篇
邮电经济   6篇
  2024年   301篇
  2023年   1010篇
  2022年   659篇
  2021年   686篇
  2020年   344篇
  2019年   428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296篇
  2016年   314篇
  2015年   366篇
  2014年   594篇
  2013年   543篇
  2012年   635篇
  2011年   776篇
  2010年   763篇
  2009年   436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色发展是推进京津冀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文章基于2006—2019年京津冀城市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分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正、负外部效应双重作用下,产业协同集聚对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倒U”型影响,同时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该影响效应存在产业异质性,制造业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更强的作用效果以及更高的拐点值,且产业协同集聚能够通过绿色技术效率及绿色技术进步“双引擎”作用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果可为如何依托产业协同集聚促进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2008—2018年非枢纽城市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高铁开通对非枢纽城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提高了非枢纽城市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了其高质量发展.分组回归结果显示,高铁开通对非枢纽城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中部地区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二线和三线非枢纽城市企业,而对东部和西部地区企业以及国有企业的影响不显著,对资源密集型企业以及一线非枢纽城市企业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文从微观企业层面拓展了高铁建设的经济后果研究,丰富了非枢纽城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的文献,对高铁建设的规划布局及其经济分布效应分析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碳四馏分是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对其进行综合利用与开发有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碳四馏分的主要工业来源及特点,重点分析了国内碳四馏分综合利用主要工艺技术路线及发展趋势,包括烷基化、丁烯氧化法、催化裂解增产乙烯/丙烯等技术,并提出今后综合利用碳四资源,要根据碳四馏分组成及含量,结合现有装置特点及市场需求,并充分考虑产地与消费地之间的运输成本,采用新技术,逐步优化工艺,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5.
自2013年起,我国正式启动碳排放权交易,碳排放权成为国家调控高能耗企业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成为了企业成本的构成要素,以致碳资产管理水平的高低将对公司效益产生直接影响.但碳资产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各项法律规章制度、会计核算仍需进一步完善.本文通过研究国内会计核算现状,结合钢铁企业碳资产管理行为,分析现行的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的规定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影响核算结果的会计要素,从会计要素的确认原则出发,结合管理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建立满足管理者对会计信息需求的碳资产管理会计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6.
仇保兴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7):1-7,封2,封3
城市是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角,以城市为主体开展城市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能使拥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城市各自演化出一套针对当地市情、生产力水平的碳中和线路图和施工图,从而防止错误的技术路线锁定已成为当务之急.通过对国际上重点国家和地区碳排放情况及减碳经验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当前绿色建筑发展趋势提出:绿色建筑不仅能够在全生命周期内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自然和谐共生,并且在已有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支撑下,建筑及由建筑组成的城市社区,可由单纯的能源消耗者转变为可再生能源的提供者,将在城市碳中和路径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7.
韩延清  姜晓文 《会计之友》2021,(17):131-137
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发展战略已卓有成效.作为碳减排的关键行业,电力行业面临的低碳约束逐渐严格且边界清晰,亟须探究行业内企业的低碳能源结构变化与企业绩效同步发展的作用效果和发展趋势.文章以具有代表性的A电力集团为案例,从财务绩效和环境绩效两个视角出发,分析电力企业能源结构转变与企业绩效的变动趋势,发现:案例企业逐年降低火力发电占比,风力、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电占比不断扩大;企业火力发电整体利润亏损较大,煤炭发电处于长期亏损状态;风电、太阳能(光伏)及其他清洁能源收入快速增长,成为企业利润的主要贡献点,其利润增长能够弥补火力发电亏损;随着发电电源结构的转变,企业污染排放量不断降低,社会责任履行良好.  相似文献   
8.
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南非班德一揽子决议"的通过与实施,企业作为碳减排的主体和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碳减排目标的核心力量,正在积极参与到碳减排活动中来。在这一背景下,企业的碳绩效评价问题被学者所关注,碳绩效评价是碳绩效管理的基础,能够为企业更好的进行碳减排活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杨谱  刘军  常维 《财经研究》2018,(2):44-57
户籍制度是我国劳动力流动的主要障碍.那么,当前我国的户籍扭曲程度几何?户籍制度放松对经济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政府评估户籍制度改革的空间和经济效益.文章在Hansen和Prescott(2002)的两部门劳动力流动模型基础上,将工人分为农业和非农户口,引入户籍扭曲因子,构建两部门两类工人的户籍扭曲模型;然后,使用1984?2013年宏观经济数据度量户籍扭曲程度,并对2013年我国户籍制度逐渐放松过程中经济变量的变化进行模拟;最后,文章建立了包含"农业与非农"和"本地与外地"户籍差异的省份异质性户籍扭曲模型.研究表明:(1)经济和户籍制度改革的不同步导致了1984?2013年我国户籍扭曲程度呈现倒"U"形变化,且相较于韩国尚有较大的改善空间;(2)以韩国为参照,若2013年我国户籍制度完全放开,经济达到均衡时,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的就业人数将分别下降58.83%和上升26.92%,工资率将分别上升19.44%和下降6.77%,社会增加值将增长15.33%,这说明社会经济效率将得到提升,贫富差距将缩小.文章丰富和完善了户籍扭曲的理论模型,从减少劳动力流动摩擦的视角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